热点观察
近年来,随着外卖行业的迅速发展,网络订餐越来越为人们所喜爱。但衍生的问题也日趋凸显,无数的塑料餐盒、一次性筷子、塑料袋等外卖垃圾造成的“白色污染”又一次抬头,外卖垃圾围城现象严重。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数据显示,截至8月31日17时,有关外卖垃圾围城的新闻报道篇,报刊文章篇,论坛帖文条, 其实这是一篇老文章,但是外卖垃圾一直在不停的被炒作,它究竟有多大危害?外卖垃圾应该按面积算?还是按重量算?回收利用合理吗?徐海云在去年就对这些问题进行了阐述!
作者:徐海云
在“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习惯通过手机APP叫外卖。但不可忽视的是,网络外卖让我们享受便利、快捷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日前,一家媒体报道揭示了外卖背后的环境成本。其以三家外卖平台公布的订单数据计算得出结论:大约15天外卖所用塑料袋可覆盖一个西湖。
对此,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城市垃圾处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徐海云认为,从塑料袋的重量来看比从面积来看更客观。“因为塑料袋比较薄,数量多时展开面积就会很大。而从外卖包装的重量来看其在所有包装消费中所占的比例,更容易看出外卖包装所处的地位和影响。”
为探究外卖背后的垃圾回收利用问题,记者对徐海云进行了采访。
塑料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应符合市场需求
在得知外卖垃圾给环境带来的巨大影响后,市民张女士的第一反应是:要少叫外卖来支持环保。徐海云对此表示认可:垃圾由消费产生,消费由每个人产生。每个人都应该崇尚节俭,不要过度消费。
但也有媒体人指出:社会对于“白色垃圾”的源头防范是否有了本质的改善?垃圾的分类和回收是否做到了最好?这些外在问题若不能解决,只是呼吁人们少使用快餐,就只能是一种一厢情愿的“道德正确”,而非解决问题的办法。
的确,垃圾回收利用的问题,靠个体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需要政府主导、整个社会共同努力。
徐海云告诉记者,塑料垃圾回收应该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材料利用,另一方面是能源回收利用。材料回收利用就是使塑料垃圾尽可能地再次转化成塑料产品,这方面应该充分考虑市场需求。“但随着中国消费水平的提高,低端市场处于萎缩状态,材料利用市场容量有限。”
塑料垃圾热能回收利用,即将未能转化成材料利用的塑料垃圾通过焚烧处理后进行余热利用。“这也实现了塑料的回收利用。而焚烧处理,并不需要对垃圾进行严格分类。”
徐海云认为,垃圾回收利用要实事求是。“我们要鼓励垃圾分类,但要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要符合市场需求。”
建议建立塑料垃圾回收成本补贴
随着“互联网+”发展起来的,不仅是外卖行业,还有快递行业。为什么外卖、快递行业发展如此迅猛?
“因为并未考虑包装成本问题。”徐海云说,外卖包装、快递包装成本很低,消费者几乎不用付出任何代价,全部都在由社会进行处理。
目前,因为废弃塑料袋重量轻、体积大,其回收成本很高,所以日常废弃塑料袋一般没人收。“如果要回收利用,我们应该建立废弃塑料袋回收利用补贴机制,补偿回收利用需要的成本费用,这部分费用也要由消费者买单。具体补贴额度是随着市场需求而变动的。像转化成材料利用时,可能需要补贴0.5-1元;如果要进入垃圾焚烧厂焚烧的话,可能只需要几分钱。”徐海云说。
近期环保热点话题
环保风暴背后,你不知道的固废经济学......前途无量还是前途无亮?多角度解读建筑垃圾资源化市场我国餐厨垃圾处理技术与未来市场分析如何做台账?如何写排污许可报告?请看环保部《环境管理台账及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面对外卖垃圾这一新经济产生的新问题,有没有“聪明”的解决办法?一文了解亚洲最大的百年固废基地:上海70%以上的生活垃圾在这里处置。18家环保企业半年度报告业绩分析:固废环保企业表现亮眼,营收同比增长19.96%以上。
人民日报:中国对洋垃圾坚决说“不”,国内资源再生产业做大做强尚需政策发力。
年广东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刘建国:我国生活垃圾管理形势展望:四步走解决我国城市生活垃圾问题。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