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29岁小伙聚餐时猝死学点急救知识,

寿光日报消息

近期,猝死事件频频发生,六旬保安被辱骂后猝死,年轻大学生正睡觉时尖叫一声猝死……11月27日,医院了解到,我市一名29岁小伙突然猝死。每年冬季是心、脑血管病高发期,是猝死意外发生最多的季节。近一个月来,医院已收治重症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六七十例。

11月27日13时25分,医院急诊科,七八名医生轮番上阵抢救一名29岁的男性患者。“抢救了3个多小时,我们尽力了,很可惜还是没有留住他的命。”急诊科主任韩新波难过地说。

韩新波说,“据家属介绍,该患者之前没有什么征兆,当天还和朋友们聚餐,正吃着饭,突然就一头栽倒在桌子上。”

韩新波在急诊科工作17年了,他说,近几年猝死现象呈现年轻化趋势,而且自打天冷了以后,急诊科接诊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增加不少。现在该院平均日接诊人次,其中,心脑血管疾病患者50多人次。近一个月来,该院收治重症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六七十例。

新闻添点料

通常说的猝死是指心脏性猝死,是急性症状发作后1小时内因心脏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绝大多数心脏性猝死发生在患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主要有冠心病、心肌梗死、各种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还有心肌离子通道病如长QT综合征等。

虽然很多年轻人平日里看似健康,但有潜在性的遗传性心脏病、心肌离子通道病或是病毒性感冒后出现心肌炎,这些疾病平时完全没有表现和症状,在应激状态如劳累、生气、酗酒等情况时,会引发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大增,心脏突然出现致命性的恶心心律失常导致心脏停跳,引起猝死。

建议心脑方面不舒服别硬撑,及时就医

每年冬季是心梗、脑梗高发期,是猝死发生最多的季节。老年人普遍存在动脉硬化问题,如遇冷空气袭击,全身血管便会收缩,血流阻力增加,心脏负担加重,很容易导致冠状动脉痉挛,诱发心脏病。他提醒,老年患者要注意饮食,避免情绪波动;有基础病和相关病史的应按时服药,如有不适要及时就医。

在此,他重点提醒年轻人,如果心脑方面不舒服别硬撑,及时就医,多注意体检。此外,大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减轻心理压力。

提醒身边人有事儿了,我们如何抢救?

病人发生心脏骤停后,家人在将病人医院抢救前,最好能马上就地抢救。猝死发生后4分钟为抢救的最佳时机,这也被称为抢救的“黄金4分钟”,在这个时间内,如果给病人实施有效的徒手心肺复苏,病人的生命是极有可能被挽回的。临床上,很多患者因为错过了最佳救援时间而死亡,非常可惜。

链接:韩新波介绍三步心肺复苏术

观察呼吸:施救者跪于病人任一侧的肩腰部,让患者两腿并拢与肩同宽。判断意识及呼吸在10秒内完成,然后摸颈动脉搏动,位置在喉结处旁移2到3厘米,力量适中。

如果患者没有颈动脉搏动,立即胸外按压。按压位置在胸骨下1/2段(非专业人员定位:取两乳头连线中点)。上半身前倾,两手臂伸直垂直于病人胸骨,两手掌根重叠,用身体重量向下挤压至少5厘米。

胸外按压30次,人工通气(人工呼吸)2次,吹气要看到患者胸廓起伏。如果不会,可以持续做胸外按压不进行人工呼吸。

本报记者刘菁菁

实习生王雪娇

通讯员帅金美

本文来源:寿光日报

您看此文共用分秒,转发只需1秒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







































北京中科医院爆光
北京中科刘云涛



转载请注明:http://www.renrenkaoyan.net/zzbx/1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