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来,心脏骤停、心梗、心脏性猝死越来越年轻化,据统计,我国平均每年有万人死于猝死,其抢救成功率不足2%,在这些突然猝死的案例中,因运动而猝死者占大部分,这些“来不及告别”的悲剧,每天都在发生:
11月11日,粤菜界的传奇人物,“炳胜”创始人之一卢炳润在越秀山体育场进行双鱼——长虹杯元老足球赛时突然倒下,心脏骤停,经送院治疗后抢救无效,不幸逝世。
卢炳润(白衣)与球队的合照
今年5月,上海市静安区工人体育场发生意外:一名男子在踢球休息时,疑似突发疾病突然倒地猝死。
今年5月18日,杭州一女子在健身房跑步时猝死,在到来前的14分钟内无人敢上前施救;
年7月,65岁湖南骑友肖某与朋友7人欲骑行至四川甘孜州稻城亚丁,却在骑行途中不幸猝死身亡….
年11月13号,“王者荣耀”一主播因过度劳累猝死,每天从凌晨玩到早上9点……
一幕幕的惨痛的悲剧恍如昨日,我们在哀其不幸的同时,也应该好好给自己敲一下警钟!不要误以为运动量越大,时间越长越好,运动不当或者运动量突然暴增,都将有可能导致猝死!
为了你们的健康,我特意去找了一些资料给你们
敲黑板!
睡眠规律被打破
全身健康受影响!
医院院长、中西结合治疗睡眠问题专家张永华表示:“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同时每天自转一圈,然后就有了白天与黑夜之分。我们的祖先在很早前就认识到这个规律,便有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物钟,而我们的身体也是早就适应了这个规律,白天的时候抓紧时间活动消耗,到了晚上休息时则分泌大量的生长激素、免疫物质帮助恢复体力和免疫力,同时大量的神经生长因子帮助整理白天的信息并提高记忆力。这就是我们在睡觉时身体在干的事情,一旦规律被打破,抵抗力、记忆力随之下降,全身的健康都将受到一定的影响。”
教授反复强调,按照大自然的规律生活是最健康的。
熬夜真的会猝死吗?
发生猝死的原因很多,
其中最常见的是心源性猝死。
发布于今年6月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是我国最新、最权威的心血管疾病状况综述,报告指出,我国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居民首位死因仍然是心血管病死亡,高于肿瘤和其他疾病,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也就是说,目前我国居民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
这些数字告诉我们,
猝死离我们其实并不遥远。
一般来说,
猝死的常见诱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较为剧烈而持久的劳动,造成过于疲劳;
饱餐、饮酒及过量吸烟;
精神神经过度兴奋、激动;
严重的心功能不全;
低钾、低镁血症;
某些抗心律失常的药物。
经常熬夜的人,过劳,是猝死的高发人群
另外,我也找了可能发生猝死的六大征兆,我真是为了你们煞费苦心啦
猝死前六大征兆,如果出现千万当心
不少人猝死前并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但如果出现以下征兆,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多加预防。
1
近期出现或加重的胸闷
如果近期突然出现活动后胸闷,休息一段时间可缓解,这种现象提示您可能患有冠心病。突然出现的症状表明冠状动脉内的粥样硬化斑块还不稳定,随时有可能发生破裂,导致急性心肌梗死。
如果以前就偶尔有胸闷的症状,近期症状变得更加频繁,程度更加严重,同样说明以前尚属稳定的斑块目前出现了小的破损,并且随时都会发展为大的破损,导致急性心梗的发生。遇到这种情况,医院就诊,并进行药物或手术治疗。
2
心慌
心慌往往是心率加快的主观感受。不定期出现的心率加快通常是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结果。多数心律失常的危险性较小,不会引发猝死,但如果是频繁发作的室性心律失常,则有发展为室颤的风险。
另外,很多老年人出现心慌是房颤作祟,如果房颤伴发心脏传导疾病,也很容易发展为室颤。室颤发作后,数分钟之内即可导致死亡。因此,频繁心慌发作也应及时就诊。
3
心跳过缓
心脏的跳动是由特定的起搏细胞发起的,起搏细胞功能变差就会导致心脏跳动速率减慢,严重时会引发心脏停搏。起搏细胞功能会随年龄增长逐渐变差。
随着我国人均寿命的不断提高,80岁以上老年人的比例也在增加,这部分群体的起搏细胞功能会逐渐变差,心率日益减慢。老年人活动量通常较小,较慢的心率也能维持正常生活所需,因此往往被忽视。
老年人应定期监测血压、心率,如果出现心率小于50次,血压变低,就很容易出现长时间的心脏停搏,导致猝死。
4
晕厥
晕厥是猝死的重要前兆,多数晕厥是由于心跳突然减慢或停止,导致脑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常见的原因包括窦房结疾病、房室传导阻滞、迷走神经张力过高等。
晕厥有时持续几秒钟后能自行恢复,如果不能恢复,便会造成猝死。因此,出现不明原因晕厥后应非常警惕,尽快查明原因,预防下一次晕厥甚至猝死的发生。
5
不明原因的疲乏
猝死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也会发生。很多年轻人工作压力较大,常出现疲劳,属于正常情况。但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疲劳、乏力,或伴有胸闷、水肿,则应警惕猝死的发生,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心肌炎或心肌病造成的。
心肌炎在年轻人中比较多见,通常见于感冒1~2周后,出现疲乏、胸闷、乏力等症状,极易引起急性心衰。这种情况下应严禁重体力活动,卧床静养。
心肌病多是遗传性疾病,早期不易察觉,出现症状时多已发生心肌结构的不可逆改变,如心脏扩大、心肌肥厚等,非常容易引发猝死。因此,当出现不明原因的疲乏、胸闷时,应高度警惕心肌炎、心肌病的发生。
6
眼前发黑和肢体麻木
脑卒中也是引起猝死的重要原因。有些卒中起病急骤,几分钟内就会发生肢体瘫痪、血压增高,这种情况下,患者若及时就诊可挽救生命。但有些脑卒中起病缓慢,早期只有轻微症状,患者并不在意。一旦进展,可能引发猝死,因此需要多加留心。
尤其是患有高血压、冠心病或房颤的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高于普通人群数倍。如果出现单侧看不到东西、单侧肢体麻木、乏力,或走路不稳、有踩棉花感,应警惕脑卒中的发生,及时就诊。做到早期识别,往往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要发现猝死的上述前兆,我们需要时刻对身体不适保持警惕,发生情况时要快速反应,及时就医。
在不得不熬夜的情况下,
怎样才能快速入睡?
熬夜之后该如何“弥补”,
才能减少对身体的损害?
送你一份熬夜“养护指南”↓↓
运动有益身心,但切记不宜贪多,适量运动对健康有益,但长期高强度的运动则有可能导致猝死,所以张鸣医生在此告诫各位运动爱好者们,为了身体着想,不要为了运动而运动!
免责声明:平台部分图文来源网络仅供参考,如有雷同或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予以删除。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