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名称:年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推广项目
二、建设单位:围场县农业农村局
三、建设时间:年5月-年12月
四、建设地点:1、水肥一体化:在全县范围内选择乡(镇)支持,示范户积极性较高的区域。以马铃薯、蔬菜、胡萝卜、青贮玉米、金莲花、万寿菊等需水量较大的主要农作物种植区域,试验示范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主要在腰站镇、龙头山镇等蔬菜主产区;御道口镇、城子镇等马铃薯主产区;新拨镇、山湾子乡等胡萝卜主产区实施。2、地膜减量替代技术:在农民习惯使用地膜种植的区域试验示范全生物降解地膜、土壤保水剂、高强度易回收地膜替代传统地膜,减少地膜污染。主要在半截塔镇、大头山乡、城子镇、御道口镇等开展地膜减量替代技术。
五、建设内容:
1、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
实施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1.5万亩。为促进种植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企业使用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的积极性,对使用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部分新型经营主体,作为示范户进行补贴,主要补贴内镶式滴灌带每亩约.2元左右(根据不同作物进行调整),使用资金.8万元。
2、地膜减量替代技术
试验示范全生物降解地膜替代普通地膜0.7万亩,每亩补贴元,使用资金万元;使用土壤保水剂替代地膜,从源头上减少地膜使用和残膜产生,实施1.万亩,每亩补贴元,使用资金万元。
3、新技术、新产品试验示范
开展新技术、新产品试验示范18个,每个补贴1万元,使用资金18万元。
4、土壤墒情监测设备
加快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应用,提升监测效率和服务,采购土壤墒情监测设备1台套,使用资金19万元。
5、示范区建设
建设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示范区、全生物降解地膜示范区、抗旱保水剂示范区共7个,通过示范带动逐步扩大使用面积,加快旱作节水技术的推广。
六、资金来源:县涉农长效整合资金.8万元
七、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通过试验示范生物全降解地膜覆盖技术,马铃薯亩增产20%以上,全株青贮玉米亩增产公斤,同时,可节省地膜回收成本。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以马铃薯为例平均亩用水量吨,亩节水70吨,总节水万吨;项目的实施,马铃薯平均亩产达公斤以上,亩增产10%以上。
2、生态效益:试验示范生物全降解地膜覆盖和保水剂技术后,以典带面,逐步扩大使用规模,减少白色污染,保护耕地,提升耕地质量,让农业可持续发展,同时,减少常规地膜回收成本。水肥一体化项目实施1.5万亩后,每年可节水万吨,节约化肥吨,节药7.5吨,实时、定量、均匀、准确用水、用肥和用药,减少水肥药用量,低碳环保,提高资源利用率,减轻农业面源污染,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生态效益突出。项目区水分生产力平均提高10%。
3、社会效益:马铃薯、胡萝卜、蔬菜、玉米、金莲花水肥一体化综合配套技术集成多个项目技术成果,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有利于马铃薯、蔬菜、胡萝卜等种植大户、加工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有利于马铃薯、蔬菜、胡萝卜等产业基地建设和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达到增产、增收、增效、节水、节工、节肥效果。项目区群众满意度达到90%以上。
该公示为项目实施前公示
联系人:赵仁俊
单位名称;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土肥站
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