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误杀2》非常精彩。出于职业习惯,里面的一个场景引起了我的注意。主人公的儿子小虫被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需要做心脏移植手术。而主人公一家无力支付费用,于是他们想了各种办法,其中之一就是去保险公司申请理赔,但结果却是一次次被拒赔。于是铤而走险,才有了后面的悲伤剧情……
影片发生在泰国,我们姑且假设这个事情发生在国内,主人公按照大多数家长的习惯,孩子一出生就为其购买了重疾险,结果会怎样?
首先,重疾险是正面清单,也就是合同里载明的疾病才可以获得理赔,目前大多数产品重症+中症+轻症大概种左右。跟扩张型心肌病相关的病种有以下两个,都属于重症:
严重心肌病
这里面包含了扩张型心肌病,但是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原发性,心衰达到NYHA心功能状态分级四级,持续天以上。根据剧情推测,前两项基本上符合,最后一项可能不符合。(这里提醒一下,目前的重疾险条款,重症中关于心脑血管疾病的理赔条件还是有些苛刻的,大部分情况只能够得上轻症和中症,而重症的理赔80%甚至以上,都是因为恶性肿瘤。所以个人观点,恶性肿瘤多次赔付的条款价值是要高于重症多次赔付的)
2.重大器官移植
这个毫无疑问是符合的。
那这就说明一定能得到理赔吗?不一定!
小虫患病时年龄很小,这不禁让我心里一紧。因为重疾险里面会有一些免责条款,其中有一项是:遗传性疾病,先天性畸形、变形或染色体异常。
“先天性畸形、变形或染色体异常”说的是一个事儿,所以这项免责总共说了两种情况,定义如下:
其中,遗传性疾病指的是染色体或基因发生了突变,且具有垂直传递的特征。目前已查明的遗传病大约三千多种,扩张型心肌病不属于此类。而且,大部分遗传病只是小毛病,本来就不在重疾险的一百多种疾病里。
那什么算先天性畸形、变形或染色体异常呢?条款里明确写道,要依据《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简称ICD-10)来确定。而我查到了这份文件,其中Q开头的代码为先天性疾病,而扩张型心肌病的代码为I42.。所以,扩张型心肌病既不属于遗传性疾病,也不属于先天性畸形、变形或染色体异常,不在免责条款里。
小虫的病情,可以放心得到理赔!
最后来一条彩蛋~刚才我们说,小虫的扩张型心肌病,至少可以在重疾险中的“重大器官移植”中得到理赔。而“严重心肌病”这一项,因为不确定是否持续满天,而不知道能否得到理赔。好了,如果我们假设在做心脏移植手术前,已经住院满天。那么问题来了,小虫符合了重症条款中的两项疾病,可以得到两次理赔吗?
先说结论:有可能!
同时符合以下三个条件就可以得到两次理赔:
条款中有重症多次赔付
如果是重症赔一次合同就结束的产品,那么这个问题就不用讨论了,按哪个病种赔都一样,反正都没有赔第二次的机会。
重大器官移植和严重心肌病不在同一组
重症多次赔付的产品有两类,第一类把种左右的重症分成几组,只有发生了不同组的疾病才可以赔多次,发生同一组的疾病只能赔一次。目前大多数这类产品会分5-6组,重大器官移植和严重心肌病通常都不在同一组,所以还是有机会赔两次的。而个别产品只分2-3组,那就要当心,很可能二者分在同一组,不能获得理赔。第二类是重症多次赔付不分组,通常产品会贵一些,这种没争议,都有机会获得第二次理赔。
合同中不含“三同条款”
如果说符合前两个条件的产品有很多,那么符合第三个条件的产品就凤毛菱角了。先来看下什么叫做“三同条款”:
同一疾病原因、同次医疗行为、同次意外伤害事故,只要符合其中之一,就只能赔付一次。
而小虫的情况,很明显是同一疾病原因。所以在这种条款下,是不能获得两次理赔的。
说到这儿,小虫的事情算是彻底搞清楚了。如果他在国内买了重疾险,那么一定可以得到理赔。如果他买的是重症多次赔付且不含“三同条款”的产品,他还可以得到双倍的理赔!这就是保险的意义,虽然不能减轻病痛,但起码可以避免一个家庭陷入财务上的困境,不让悲剧蔓延。
彩蛋中的彩蛋:多次赔付,不含“三同条款”、性价比还高的产品,有推荐不?当然有啦~目前大家可以看下富德生命今年的几款新产品,以及北京人寿的网红少儿重疾险。希望以后越来越多的公司可以研发出人性化的条款,让保险真正成为千家万户的防火墙、定心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