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妻子是女皇,他的一生真的是唯唯诺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靠谱么 http://baidianfeng.39.net/a_jiankang/250407/g9vdmle.html

在唐朝,有这么一个人,他的父亲是有着“千古一帝”之称的太宗李世民,妻子则是中国封建历史上的第一个正统女皇帝武则天,而他给人的印象是一生唯唯诺诺,还差点断送父辈打下的江山,他就是功不成名不就的唐高宗李治。

众所周知,李治的父亲李世民,是通过“玄武门之变”而登上皇帝宝座,兄弟相残的悲剧,给他留下了终身挥之不去的阴影。所以李世民在选择接班人的问题上,就尽可能地避免兄弟相残的悲剧重演。长子李承乾、四子李泰和九子李治,均为长孙皇后所生,也就是政治观念所说的三位嫡子。

李承乾与李泰,因为各种变故导致失去李世民的信任。之后,李治不露声色,静观其变,在鹬蚌相争中坐收最后的渔翁之利。总之,李世民立李治为太子的过程,可谓煞费苦心。为了让李治坐稳皇位,李世民还给他精心搭建了未来的文臣班子。根据李治即位后的表现,他并没有辜负父亲李世民的期望。爱之深,责之切,看惯了手足相残的李世民,对李治赋予了无微不至的关爱,这也导致李治的性格比较懦弱,缺乏杀伐果断,但他的个性仁孝宽厚,适合守城之主。

李治统治时期,国家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动荡。永徽元年,李治即位的当年,河东地区就发生了强烈的地震,刚身披黄袍的李治,在面对这一棘手的难题时,不仅妥善安置灾民,还虚心与朝臣交流,听取他们的建议。最终,李治不仅完美解决了这一天灾,同时还赢得了百姓与一众朝臣的信任与爱戴。这并非一个昏庸懦弱的君主所能使用的手段。

据《旧唐书.太宗本纪》记载,李治执政初期,基本延续太宗路线,他礼敬大臣,勤于政事,坚持一日或两日上朝,全国经济繁荣,户口数量在永徽三年增至万户,同样是永徽三年,高阳公主与驸马房遗爱谋反。事情败露后,李治果断下令,将房遗爱、薛万彻、柴令武等斩首,李恪、高阳公主、巴陵公主自尽。

后来,为了加强皇权,李治重点打击关陇贵族势力。当时,褚遂良与长孙无忌共同辅政,由于长孙无忌的国舅和托孤大臣的“双重”身份,使得朝政基本被他所把持,以他们为首的关陇贵族的势力也日益增长,威胁皇权。

在这么一个大背景下,“废王立武”案爆发,李治成功地废除了王氏,立了武则天为皇后,让长孙无忌等人失去了对于李治的控制。此后,长孙无忌等人也逐渐走向了没落,代表着关陇贵族无法对权力把握和控制。

不仅如此,李治能够体恤百姓疾苦,虚心纳谏。他勤于政事,对犯颜直谏的狄仁杰、顶撞他的来公敏均能做到拔擢重用。在他的励精图治下,百姓安居乐业,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生活一片欣欣向荣。

文治之外,李治在武功方面也有可圈可点之处。军事方面,他加强训练军队,采用“恩威并施”的方式,来调节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关系,坚决捍卫东西门户。他重用薛仁贵征伐高丽,派遣苏定方进讨贺鲁、百济,皆大获全胜。这不仅促进了边疆的进一步稳定,还延续了大唐作为天朝上国的庄严气象,使唐代的疆域达到顶峰。

然而,后人多诟病李治的一点,莫过于他执意立武则天为后,差点让李氏皇朝改名换姓。其实,在封建历史中,帝王废立皇后的例子简直不胜枚举。李治立武则天为皇后,实则是为了打击关陇氏族的政治势力。

更重要的一点,很多历史学家认为,李治从四十岁起就不再理朝政,国家大权完全掌控在武则天的手中。事实上,李治之所以让武则天代行军权,主要是因为身体原因,而不是执政能力问题。因为特殊的生长环境,让李治不信任大臣,他也不愿立即传位给太子,过上祖父李渊那种软禁的生活。

既然没有更好的委托人,他便把目光放到了武则天的身上。武则天虽被封为天后,却也只是表面风光,因为她不能直接面对大臣。上元元年,武则天发表“建言十二事”,从“建言”二字可见,武则天并无决策权,只有建议权,而且李治还有自己的想法。

永淳元年,也就是李治逝世的前一年。娄师德战功卓著,他对旁人说,自己只听当朝皇帝李治,根本不在乎天后武则天。可见李治自始至终,都对执掌实权的军方高级将领拥有处断之权。因此,李治虽然比不上汉武、太宗,但他确实继承了“贞观之治”。为后世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史学家郭沫若认为,武则天“治宏贞观,政启开元”,其实这一评价用在李治身上似乎更为合适。




转载请注明:http://www.renrenkaoyan.net/jbgs/103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