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我国心源性猝死人数居全国首位,每年心源性猝死发病人数超过54万,相当于每天约人因心源性猝死离世。有关数据显示,心脏骤停患者倒地1分钟内实行心肺复苏(CPR),急救抢救成功率可达90%,4分钟内开始则降至60%左右。越早开始成功的机会就越高!
而心脏骤停有90%医院外,在我国心跳骤停院外急救成功率不到1%,因此普及院外非专业施救者及时施救极为重要。2月5号,在杭州宝石山上刚好发生了这么一幕。一位上了年纪大爷突发心跳呼吸骤停,而当围观人群不知所措时,一位白衣天使及时出现,对大爷实施了心肺复苏,仅仅十几秒救回了老人的生命。医院三墩院区心脏中心的潘葛凤护士。
医院临床第一党支部、医院“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号召,持续开展“健康服务红心行动”公益活动,仅年开展共计52场。包括每周一次病房对住院患者进行“珍爱生命,“救”在身边系列”心肺复苏培训及心血管健康知识讲座,每月一次利用周末、节假日时间走进各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深入农村为百姓进行义诊、健康讲课知识讲座、急救技能培训。
CPR是什么?
CPR是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的缩写,字面上理解就是重新恢复心脏的跳动和肺部的呼吸功能。
CPR为谁做?
为心搏骤停(cardiacarrest)的人而做。
心搏骤停是指心脏搏动产生的泵血活动突然停止,导致全身各脏器供血中断,随着停搏时间的延长会造成以下严重后果:
3~5秒:眼前发黑
5~10秒:晕倒
10~20秒:意识丧失
60秒:呼吸逐渐停止
3分钟:开始出现脑损伤
6分钟:开始出现脑死亡
8分钟:脑死亡
CPR黄金4分钟之说就是为了保护我们的大脑防止发生不可逆转的损伤。
CPR怎么做?
CPR和死神抢夺生命
心搏骤停可以出现在溺水、触电、中毒等意外事故中,但是更常出现在有基础疾病如心律失常、心肌病、冠心病和肾病等患者中,也是青壮年人群的主要杀手。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地挽救病人的生命和减轻伤残,第一时间的现场抢救至关重要。而要做到这一点除了专业的医务人员外,作为“第一目击者”的家人、路人或其他人也能够参与到早期救治行列中,并能有效运用CPR技术进行病人的急救。因此,全民普及CPR,使每个公民都掌握CPR的相关技能,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自救互救,以挽救生命。
全民普及CPR,让普通的你担起天使的责任!
医院心脏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