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长大了,父母却变得唯唯诺诺了

假期过后离家才三天,老妈的电话又打来了。

可是她又不知道聊些什么,只是急促的问一声:“吃饭了没有?”我开玩笑地答道:“都几点了?还吃没吃饭。想和你儿子聊聊天就直说呗,小时候打不过你的时候,想怎么打怎么打,想怎么骂怎么骂。现在找你儿子说个话都不敢了?”

我妈也笑着说:“老了,老了,得靠你呀!你老爸也老了,现在干农活都没力气了”。我沉默片刻:“你们只要健健康康的,多给我点时间,没有问题的。”就这样絮絮得聊着,我不停地挖着话题,老妈一声声“哦、嗯、是、对”简单的回答着。

放下电话,我陷入了沉思。我妈什么时候开始对我变得“唯唯诺诺”了?从老爸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再外出打工,老妈就经常唠叨妹妹读大学费用的问题,有时一天好几遍。并且多次表达“爸妈不想用你的钱,真的是没有办法,儿子都出来上班了如果还找别人借钱,别人会瞧不起我们家的”。还多次叮嘱妹妹在我毕业那年就把银行卡号给了我,好像怕我离家远了这个钱很讨到似的。

钱的问题似乎让至纯的亲情稍稍扭曲。当我成了这个家庭的经济支柱,他们怕我了!他们对我有顾虑、怕我跑了、怕我不管他们了!他们在我心情不好的时候、带情绪的时候默不作声;当我工作不如意时,他们无能为力,只能在言语上尽力安抚。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无论是一国还是一家。

那么在我们的家庭里,父母之于子女的角色到底是怎样的呢?

对于我的父母来讲,除了无私的父母的身份,他们的另一个身份是:普通的没读过多少书的综合素质偏低的社会底层农民。他们并不能完全理解生养的意义,对于他们来讲,养育儿女是一种原始的物种繁衍的本能,是身边其他人都这么做,是遵循“养儿防老”的古训。

中华几千年的文化中一直在强调孝道,孝已经深深地根植在我们的血液里,这也就确保了父母失去经济主动权之后能老有所依。没有孝悌之义的传承,谁能保证前半辈子的含辛茹苦就一定能换来后半辈子的安康幸福。孝让他们更愿意生养,在经济允许的情况下,为了获得更好的晚年生活,他们希望能多生。

但是他们并不具备教育好子女的全部技能,譬如小时候他们也会把自己的愤怒发到年幼的我们头上,也会拿我们和别人家的孩子比来比去。在生活中他们更多的只是把自身的品性复制粘贴到我们身上,无论是好的还是不好的。成年后的我也的确继承了他们朴实勤劳、守信礼貌、沉着冷静的优点,但也没能逃开他们敏感多疑、胆小怕事、志向短小的缺点。

我想,大部分从农村走出来的同龄人也会有和我类似的感触。我们的性格的确被农民父母深刻影响,但是如果把不好的现状归咎到家庭出身,那你这辈子也就差不多完了。你的父母已经如此活过一遍了,并不需要你再如此活第二遍。我们的成长更像是获得“自我修复功能”的过程。摒除,至少隐藏父母带给我们的性格缺陷,用比城里孩子们更长的路去跟上这个时代的步伐。

父母都已年逾五十,到了他们应该收益的时候,无论他们的生养教育造就了怎样的你,他们的筹码早已全部给了你,以后的更好的自己就全靠自我修复了。

他们不善表达,人越老就越会隐忍、卑微、甚至哀怜。不要等父母向你索取,主动给予他们爱和钱,如果你的父母也是普通农民。我们不去抱怨城乡差距,但是中国每月75元的农民养老金实在是让他们太过委屈。

他们没有故事,也讲不出故事。有的只是担心他们老了,我们变了,他们和你说话变得小心翼翼。家里的问题都希望由你来定夺,他们把整个家庭的责任往你肩上慢慢试压。他们在一天天的变老,我们就要一点点的承担。

本期彩蛋

在评论区留言

点赞排名前3位的宝宝们

将会免!费!获得

价值元的橄露月光高端特级初榨橄榄油一瓶

橄露月光高端系列是夜间采摘初榨的哟~

(数据统计至4月9日19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renrenkaoyan.net/zzbx/57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