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什么情况会诱发心衰
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到最严重的阶段,就出现了心衰。心衰的各种症状不仅让患者痛苦不堪,更给生命带来严重的威胁,但是现实生活中,很多心脏病人对心衰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当出现明显症状就诊时,往往病情已经很严重,贻误了治疗时机。对于有基础心脏病的病人,其心衰的症状往往由一些增加心脏负荷的因素而诱发,常见的诱发原因有以下几种:(1)感染:这是诱发心衰最常见的原因,其中以呼吸道感染,比如感冒、肺炎等最常见;
(2)劳累:过度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
(3)心律失常:心跳过快,尤其是心房颤动,还有室上性心动过速等;
(4)输液:输液过多或过快或饮食中钠盐过多既过咸等;
心衰患者出院指导(1)避免诱因,防止复发:大多数心衰病人基本病因不易根除,因此,避免诱因,防止复发很重要。导致复发常见诱因有呼吸道感染、过劳、情绪波动、饮食不当、中断药物、妊娠等;
(2)适当运动,维持心脏代偿功能:根据心脏病性质、病人体力及心功能状况,进行适当活动,以维持和提高心脏的代偿功能。避免长期不必要的卧床休息,饭后适当活动,保证足够睡眠;
(3)遵照医嘱按时服药,定期门诊复查:恢复期病人心功能虽然有所改善,但必须用药维持和巩固,要根据医嘱的服用量、服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等,要定期门诊复查,如有病情变化,医院就诊。
慢性心衰患者休息
急性期和重症心衰时应卧床休息,待心功能好转后应下床做一些散步、气功、太极拳等活动,但要掌握活动量,当出现脉搏大于次/分,或比休息时加快20次/分有心慌、气急、心绞痛发作或异搏感时,应停止活动并休息。
稳定期:休息是减轻心脏负担的重要方法,可使机体耗氧明显减少,使肾供血增加,有利于水肿的减退。除午睡外,下午宜增加数小时卧床休息。
慢性心衰患者饮食护理
人体在消化过程中,胃肠道的运动和腺体分泌使耗氧量增多,因此需血量也增加,必然加重心脏负荷,尤其在饮食及摄入高热量时更甚。临床上常常遇到饱餐诱发或加重的心衰病人,就是很好的例证。
(1)适当限制饮食(吃七八成饱即可),使胃肠得到适当的休息,可减轻心脏负担。
(2)绝大多数病人在心衰控制后,应给以低盐饮食,每日摄入钠盐量限制在2~3克(相当于食盐5~7克),长期维持以防心衰复发,并可减少利尿剂用量。
(3)心衰病人宜低脂饮食,尤其是冠心病所致心衰。心衰病人无明显症状时不需要控制饮水量。严重心衰伴明显消瘦(心脏恶液质)时需要给予营养支持。
慢性心衰如何预防心衰一级预防是指未发生心衰时给予适当的治疗防止心衰的发生,如心肌梗死后和高血压病心衰的预防。
二级预防是指已经发生心衰者,给予适当的治疗提高病人的远期生存率。预防慢性心衰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
(1)有心脏病的患者及早治疗心脏病,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瓣膜病等等,是发生心衰的高危人群,应及早治疗
(2)预防呼吸道感染
(3)适当运动:心血管病患者在病情稳定时,进行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症状。以有氧运动为主,有氧运动种类包括走路、踏车、游泳、骑自行车、爬楼梯、太极拳等。锻炼后以感到舒适为度
(4)清淡饮食,切忌过饱
(5)补充水分切忌过量
(6)避免过度疲劳
(7)避免情绪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