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流感季这4类人最先扛不住

谁是流感高危人群?

流感高危人群是指患流感后发生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风险较高的人群。

1孕妇。

与一般成年人群相比,患流感的孕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高发病率、住院率、死亡率)增加。

25岁以下儿童(2岁以下者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

KeijiFukuda(世界卫生组织全球流感规划处主任、大流行性流感问题特别顾问):我们在讨论高危人群时,说的是那些最容易出现危急症状和合并症的人。基于我们收集的信息,5岁以下儿童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后,住院频率最高,且合并症最多。随着感染者年龄增加,我们可以看到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合并症发生率都在下降

岁及以上老年人。

美国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医学院老年医学副教授安德鲁·达克斯伯里博士提醒,65岁以上的老年人,如果患了流感需要特殊护理,以免加重病情。

老年人由于呼吸系统功能减退及全身免疫力下降,不但易患感冒,还会因感冒并发支气管炎、肺炎,甚至继发肺脓肿;若原有肺部疾患,病情也会加重;如有心脏病也会恶化,进而诱发心绞痛、心功能不全等。老年人得了感冒后,恢复起来明显比年轻人慢,多在2—3周才能得到基本恢复,有的甚至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周身乏力、头晕等症状才能完全消失。达克斯伯里说:“身体虚弱的老年人,只要因为流感卧床休息三四天,就有可能行走不畅、生活不能自理,身体出现伤残和跌倒受伤的风险也明显增大。”达克斯伯里建议:老人及其家人都应及时接种流感疫苗、经常洗手,每天早晨起床时喝一杯淡盐水或蜂蜜水,还要多吃些绿叶菜,预防流感;一旦家人患了流感,要多开窗,不吃家人剩下的饭菜,不与家人共用毛巾、餐具等,以防交叉感染。

4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患者也是流感高危人群。

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其它肺部疾病)、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病、慢性充血性心衰、先天性心脏病)、神经发育障碍(脑瘫、肌肉营养不良、认知障碍)、代谢性疾病(糖尿病)、免疫功能障碍(HIV/AIDS、化疗、使用免疫抑制剂的器官移植病人、慢性皮质激素治疗)、采用透析治疗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肝病(特别是肝硬化)、病态肥胖、血液系统疾病(镰状细胞性贫血、地中海贫血)及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青少年(有发生Reye’s综合征的风险)。

得了流感怎么办?

1、患者尽量单间居住,减少与共同居住者的接触机会。

2、患者使用卫生间后应立即通风,并进行清洁和消毒。

3、咳嗽和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遮掩口鼻。

4、在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当使用清洁剂洗手或者使用消毒剂消毒双手。

5、在家庭共同区域活动时需戴外科口罩。患者如需离家(医院就诊)需戴外科口罩。

6、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其他流感样症状消失48小时后,可复工、复课。

居家护理怎么做?

1、充分休息,多饮水,饮食应当清淡易于消化和富有营养。不建议带病上班、上学。

2、遵照医嘱按时服药。

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是老年和儿童患者。患者病情出现以下变化时,应及时就医:

A.持续高热;

B.咳嗽加重,痰量明显增加;

C.呼吸困难或胸痛;

D.口唇紫绀;

E.严重呕吐、腹泻,出现脱水表现;

F.神志改变:反应迟钝、嗜睡、惊厥等;

G.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

同一屋檐下需要隔离吗?

家庭成员,尤其是流感高危人群应尽可能避免与流感患者密切接触。所有家庭成员与患者密切接触时要注意个人卫生,并做好个人防护。

直接接触患者后,或处理患者使用过的物品、接触

呼吸道分泌物后,应当使用清洁剂洗手或者使用消毒剂消毒双手。

尽可能相对固定的1名非流感高危人群的家庭成员照顾、接触居家休息和隔离治疗的流感患者;近距离接触患者时,应戴口罩。

应密切观察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一旦家庭成员出现继发的发热和急性呼吸道感染等异常症状,根据情况及时就医。

赞赏

长按







































北京专业白癜风医院是哪家
治疗白癜风最好药



转载请注明:http://www.renrenkaoyan.net/lcjc/1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