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日报记者杨丽
传统中医认为,人体气血的循环,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都是以阳气为根本。夏天,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能量,通过秋天的收敛已经开始逐步往体内积累。“三九天这段时间正是能量积累、封藏得最充足的时候。冬至是阴寒盛极之日,也是一阳初生之时。因为阴气盛极而衰,阳气开始萌芽。所以选冬至作为三九艾灸时间的开始,就是顺应这种自然界阳气初生的作用,以助人体阳气的生成。”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主任中医师杨晓庆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这样说。大寒以后人体热量又开始慢慢的向外疏散,这期间进行三九艾灸就有利于帮助机体储藏更多更充足的能量。艾灸疗法是根据二十四节气而灸,最好在节气当天或前后七天内进行灸疗,其效果更佳。
中医有言“三分治,七分养”。“这指的是在病人康复过程中,医生和药物所起的作用只占百分之三十,身体的恢复更多依赖于自我调节,也就是修复自愈力的过程。”杨晓庆说,尽量依靠自愈力来治愈疾病,这是中医的根本宗旨,也是医疗的至高层次。自愈力就象人的某些潜质一样,需要被激发,发挥它的作用,有效抵抗疾病;反之,弃它于不顾,一味寻医问药追着疾病跑,它就会越来越弱,被放逐于身体的角落。
“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够增强和复原人体原本的自愈能力呢?”杨晓庆说,答案是肯定的。宋朝太医窦材在《扁鹊心书》中明确指出:“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弱则人病,真气脱则人亡,保命之法,艾灼第一”。中医几千年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艾灸这种方法具有这种增强、提高和复原人体自愈力的能力。
艾草是纯阳之物,是古今公认的补充人体正气最有效的方法。艾灸通过皮肤表面向经络、脏腑渗透能量,其直接作用可驱散寒气,温通经脉,使气血痹阻不通的各种疾病症状得到缓解和消除。但其本质作用在于通过刺激穴位,艾热走窜经络,从内部为身体补充阳气,滋补脾肾,健肾助脾,培元固本,提高人体自我修复、防御的自愈力。实际上,艾灸法所起到的是一种激发和催化的作用,最终使人体回复固有的正常功能,无任何药物的毒副作用出现。
现代医学研究已经充分的证实,艾灸对人体的作用相当于一个人休息、运动、营养、心态的结合产生的作用。通过疏通经络,促进气血,滋养虚弱的脏腑。通过温通脾肾的经气,激发和固护脾肾的功能,使人体先天之本肾及后天之本脾都得到很好的提升。艾灸时强调放松与专注,心态需要宁静和释然。这样不仅使经络气血与脏腑功能达到和谐,也使心灵与躯体达到深度和谐,是一种性命双修的养生方法。通过规律施灸,我们就可以避免或者减少疾病的发生,甚至从源头上祛除疾病,达到治病固本的目的。
“艾灸的作用,本质上就是提高、复原我们人体与生俱来的‘自愈力’”。杨晓庆说,通过艾灸神奇的能量释放,短期可消除我们能够感知到的病痛,长期可提高、复原、保护我们体内的“随身医生”,使之最大化地发挥作用,让我们少生病、不生病。更为神奇的是,往往我们在利用艾灸“调治”一种疾病的时候,却出现了许多其他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我们在灸治腰痛时,意外发现自己的尿频比原来有了明显改善。其实,这并不是艾灸有多么的神奇,主要是通过艾灸激发复原了人体自愈力系统,这些“神奇”的效果反映其实是人体机体内部自己为自己治疗的结果。
新闻链接:
三九艾灸适合哪些人群调理?体质虚弱、免疫力低下者人群;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反复感冒人群;慢性胃肠炎、消化不良、厌食症等人群;月经不调、痛经、妇科炎症等女性人群;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等慢性骨关节疾病人群。健康人群也可以通过艾灸进行日常保养。
杨晓庆,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主任中医师。首届河北好中医,河北医科大学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全国亚健康专业调理机构服务水平星级评审委员会委员,全国中西医慢病防治促进会常委,全国养生保健指导中心专家,中国中医药膏方委员会常务理事,世中联中医治未病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河北省中医药学会第三届青年中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养生协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医养结合专业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北省中医药学会第一届血栓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北省疑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医院评审专家,河北省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专家,河北省重点专科治未病中心学科带头人,邯郸市首批优秀技术人才、市管专家。从事心血管专业20余年,长期专注于内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具有扎实的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着重中医辨证论治,遵古创新,擅长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肌病、心衰、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脏神经官能症等心血管系统疾病。
邯郸日报《健康生活》主办
邯郸日报社出品
请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