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心脏是一个泵(或者说引擎、马达),能够将血液泵到全身组织器官。如果心脏由于各种原因受损,像弹性减退的“皮球”,既不能泵出足够的血液以满足机体组织代谢的需要而使组织器官出现血流灌注不足,同时器官和组织中的血液也不能顺利回流到心脏,出现体循环、肺循环淤血,这就是心衰。
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严重的终末阶段,被称为“心脏病最后的战场”。
我国成年人心衰患病率为0.9%,保守预估目前心衰患者超过一千万。但是“后备军”不少,导致我国心衰患病率呈持续升高趋势。
冠心病(心梗万,每年新发50万)
高血压3.3亿
糖尿病1.14亿
慢性肾脏疾病1.2亿
老龄化因素
目前我国心力衰竭发生的前四位病因依次为:
冠心病
高血压
心脏瓣膜病
糖尿病
其他高危人群还包括:
长期饮酒者
长期使用心脏毒性药物者
有心肌病家族史的
心衰,有时是急性起病,而有时却是慢性起病,往往表现不一,主要有:
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夜间不能平躺;
水肿,胃肠道淤血(表现为恶心呕吐,吃不下饭)。
引起心衰的病因主要包括三大类:
心肌病变;
心脏负荷异常;
心律失常。
心衰患者的病情常常瞬息万变,抢救成功与否与多种因素有关,其原则是:
强调病因诊断;
针对病因的规范治疗;
长期随访管理。
心衰的治疗目标不仅是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防止和延缓心肌重构的发展,从而降低心衰的病死率和住院率。
1.以药物治疗为基础(中国指南推荐以金三角为主的标准治疗,即RAS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2.装置治疗(在规范诊疗基础上,适应症需经医生反复评估);
3.心脏移植(重症患者)。
心衰患者出院后的自我管理很重要,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合理休息,避免劳累(切忌活动过多、过猛,更不能参加较剧烈的活动);
避免情绪激动,保持大便通畅(千万不要用力排便,如有习惯性便秘,可适当服用通便药物);
避免感冒,减少劳累、感染等心衰的诱发因素;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以低盐、低热量、清淡易消化为主,少食多餐,禁用浓茶、咖啡或辣椒等,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等;一定要戒烟、限酒;不要熬夜);
做好自我监测(当出现心慌、咳嗽、呼吸困难、难以平卧、浮肿、恶心、呕吐、尿量减少,3天之内体重涨了2kg等,应立即就医);
坚持治疗、定期复诊(心衰患者要严格按医嘱用药,千万不可擅自停药或换药;出院后前3个月为心衰易损期,建议患者每月复诊,此后若情况稳定,可以每3个月复诊一次。心衰的药物和剂量是一成不变的,理论上心衰药物需要逐渐加量至目标剂量,这样对心衰患者预后最为有利)。
一些患者因为对心衰的认识和治疗存在着一些偏见和误区,结果影响、耽误了病情的诊治。主要误区有:
1、心衰是老年人的问题,和年轻人无关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心衰也有年轻化的趋势;何况有些病因引起的心衰,本身就以年轻人为主,譬如自身免疫病引起的心衰、围产期心肌病心衰、高血压心衰、扩心病心衰、马凡综合征心衰等等。所以年轻人一旦出现心衰症状,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及时就诊。
2、得了心衰,就等于宣判死刑了
随着医学的发展,很多患者通过规范化的诊治,可以达到症状长期稳定,射血分数得到恢复。
3、这药吃了不舒服,不吃了
这样很危险,因为有些药物擅自停用会加重病情,诱发心衰急性发作,比如β受体阻滞剂。心衰患者服药必须慎重,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药物。
4、得了心衰,就只能在家休息了
事实上,运动对心衰患者来说也是一种治疗方式,规律适中的运动锻炼可以改善心衰症状和预后。但前提是,一定要在医生评估指导后进行。
5、症状都好了,不用再去看病了
心衰是一种慢性病,需要定期至心衰门诊进行复查及药物调整;即使指标正常了,仍然还是需要长期的门诊随访和药物治疗。
6、心衰是一个人的战斗
心衰绝对不是您一个人的事情,身边的家人、朋友,包括医生,都是您的“战友”。
瑞金心衰中心是首批中国心衰中心示范基地,心血管病学精准学组合作示范基地。
联络途径有:
1.心衰急诊绿色通道;
2.心衰专家门诊和专病门诊(周一至周六);
3.“心衰名片”和心衰热线;
4.“瑞金大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