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多久都觉得不够失眠增加心脏病危险

总是睡不够的原因

1、睡得太“乱”

人体有个隐形的“生物钟”,睡眠、饮食等的时间都由它操控。睡得太多、太少或者睡眠质量不佳等,都属于不正常的作息,会扰乱生物钟,进而影响健康。

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发现,每天睡9~11小时,容易患心脏病。此外,睡得太多还容易影响记忆力、增加肥胖可能性、提高糖尿病风险等。

所以如果你发觉自己白天一直在打哈欠,看看自己是睡少了,还是睡多了,抑或睡差了。

2、体质太虚

中医上认为,夜晚多梦,白天无力,可能是体质指数太虚了。而体虚,又分好多种,有气虚、血虚、肾虚(肾阳虚、肾阴虚)等等。具体是哪种虚,恐怕得由医生来给你诊断了。

3、身体亚健康

很多上班族的身体都存在亚健康的现象。平时饮食不合理、运动不够、睡眠不足、压力太大等,都会导致亚健康。亚健康的主要症状包括疲劳、虚弱、头昏头痛、心悸胸闷等。

4、短时间内压力太大

身体好几天处于压力过大的状态下,即便睡足了7~9个小时,但白天十几个小时,身体都是处于紧张状态,如果睡前忧思过度,会影响入睡,并可能造成多梦,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5、某些慢性疾病

累也是一种慢性病,医学上叫做慢性疲劳综合症。主要症状包括难以集中精力、肌肉酸痛、头痛头晕等。疲劳久了,身体的免疫系统可能会受到破坏,从而容易被病毒感染。

6、女性贫血

贫血的话,容易头晕、浑身没劲,外加手脚冰凉症状,如果女性长期这样,要考虑是贫血的原因。平时可以多吃含铁元素的食物,将其治好。

7、空气不流通

办公室里如果通风系统没搞好,那么上午空气可能还行,但是到了下午就容易出现呼吸不畅、脸颊发热、头晕的现象。尤其人多的公司,氧气不足,更容易这样。而下班后又恢复正常。

8、喝了不适合的饮料

比如咖啡、绿茶,有的人喝了会提神,扫除疲劳感,而有的人喝了就会造成浑身无力、疲劳加剧、心悸心慌的现象。甚至晚上都不得安睡。是这样情况的人,以后少喝为妙。

看看你是哪种情况?感觉总是睡不够,除了真正的睡不够,还有可能是上面这其他几个原因呢,发现了问题要及早解决哦,一直疲劳下去,对身体的害处也是会累积的。

挪威一项新研究发现,失眠不仅会导致睡不好觉,而且会使心脏病危险增加45%。

  新研究中,挪威科技大学拉尔斯·埃里克·洛桑德博士及其研究小组收集了参加~年挪威一项全国健康调查的近5.3万名男女参试者的相关数据,并通过问卷调查研究了参试者的睡眠习惯。在为期11年的跟踪调查中,研究人员发现,近人心脏病首次发作。进一步分析发现,与没有睡眠问题的人相比,几乎每天都睡不好觉的人心脏病危险增加45%,入睡困难的人心脏病危险增加30%,睡醒后感觉身体没有恢复的人心脏病危险增加27%。

  研究人员将导致失眠的其他各种因素纳入考虑范畴之后,研究结果依然成立。这些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教育程度、血压、血脂、糖尿病、体重、锻炼情况、抑郁和焦虑等。研究人员表示,大约有33%的人存在至少一种失眠症状。另外,早期多项研究已发现心脏病与失眠症和高血压都存在关联。

  尽管失眠与心脏病危险增加之间关联的机理尚不完全清楚,但是新研究负责人洛桑德博士认为,睡眠问题可能会增加高血压或炎症几率,进而导致心脏病。纽约大学心血管医学教授爱德华·A·费舍尔博士也表示,所有新陈代谢过程都受“昼夜节律”变化的控制,而昼夜节律与“睡眠-清醒周期”密切相关,睡眠不良必然增加心脏病危险。

快速入睡10法

现代人大多有夜睡的习惯,但当晚睡已成习惯时,睡不着的烦恼也接踵而来。而从临床来看,由生理因素、疾病因素、药物因素及饮食因素所致者的病例数远远少于由心理因素所致病的病例数。

  以下十个小方法,睡眠质量不好的您不妨一试。

  1.从倒数,每次递减3。

  很多人入睡难是因为无法分散注意力,而这种复杂无趣的数数方式却是一种有效的分心技巧。

  2.下午2点后别喝咖啡。

  如果你有入睡困难问题,那么大约下午2点之后,最好不要再进食含咖啡因的食物或饮料。咖啡因在体内的作用可持续8小时以上,50岁后,由于新陈代谢变慢,咖啡因在体内滞留时间甚至达到10个小时。因此,咖啡因不仅影响入睡,而且会降低睡眠质量。

  3.睡前冲个热水澡。

  临睡前60—75分钟洗个热水澡,水温不低于摄氏38度,洗浴时间不少于20分钟。热浴有助于放松肌肉,提高身体核心温度,当你离开浴盆体温会逐渐下降,大脑退黑激素分泌量增加,令人感到疲倦,更容易入睡。

  4.睡前4小时停止锻炼。

  锻炼有益睡眠。但是睡前4小时内最好不要锻炼,否则锻炼会令身体兴奋,难以入睡。

  5.降低卧室室温。

  当卧室温度在18℃—24℃、床上温度为27℃时,睡眠质量最好。

  6.睡前3小时不进食。

  睡前几小时千万别胡吃海塞,否则容易导致胃酸返流,影响睡眠。

  7.注意卧室灯光。

  卧室灯光具有调节生物钟的作用。太亮会导致大脑褪黑激素分泌量减少,过于清醒,难以入睡。睡前最好选择较暗且柔和的阅读灯光。睡眠过程中,最好关闭所有光源。

  8.买张舒适的床。

  通常更换一个舒适的床垫,就可以大大改善睡眠质量。床垫太软会导致睡姿不正以及肌肉僵硬和背部问题。一般情况下,床垫使用5—10年就该更换一次。

  9.降低卧室室温。

  实验证明当卧室室温在摄氏18—24度时,床上温度为27—30度的时候,睡眠质量最好。

  10.限制白天睡眠时间。

  除老年人白天可适当午睡或打盹片刻外,应避免午睡或打盹,否则会减少晚上的睡意及睡眠时间。

快速入睡的情绪调适方法

  其实夜间难以入睡,很大程度上与心理的惯性有关,因此,上床前稳定自己的情绪,进行一定的心理调节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1.保持乐观、知足长乐的良好心态。对社会竞争、个人得失等有充分的认识,避免因挫折致心理失衡。

  2.建立有规律的一日生活制度,保持人的正常睡—醒节律。

  3.自我调节、自我暗示。可玩一些放松的活动,也可反复计数等,有时稍一放松,反而能加快入睡。

  4.稳定情绪。上床睡觉前要保持情绪稳定,请把忧虑暂时放在一边,不要胡思乱想,进行深呼吸,听节奏缓慢和不会令人心情激动的音乐或歌曲,使混乱的心情随着音乐节奏缓和下来。

  对于容易失眠的人来说,早早上床的结果往往是“欲速则不达”,只会加重心理压力,在某些情况下,晚睡早起,减少睡眠时间,反而有利于提高睡眠质量。当然,除了从心理上进行调节外,睡眠的环境、饮食均衡以及适当的锻炼对与睡眠质量的提高也是很有帮助的。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如何治疗比较好
白癜风有哪些表现症状



转载请注明:http://www.renrenkaoyan.net/yfcs/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