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色列,见证信仰的力量猎聘戴科彬

白癜风信息 https://m-mip.39.net/nk/mipso_4528253.html

在刚结束不久的国庆黄金周,我带团队开启以色列之旅,探索这个对我们而言略显陌生的国度。我去过很多国家和地区,但它们带给我的震撼却远远比不上以色列。

以色列国土面积小,资源贫乏,生态环境恶劣。然而,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不仅有钱,还有丰富的精神世界:他们有虔诚的宗教信仰,对于科技也有着执著的信念感。

在以色列规模最大的国立综合性大学特拉维夫大学(TelAvivUniversity),我们看到了一匹特别的战马雕塑,整匹马用各种废弃的管线、芯片、线路板和显示屏制作而成,是这个学校最具特色的“地标”。

我和团队高管在“战马”前留影。

我们参观了这所大学的人工智能实验室,观摩了人机互动展示。以色列非常重视基础学科研究,培养出来的人才非常具有创新精神。这个国家很多创业团队只有三五个人,却能做出让世人尖叫的创新产品。

在威兹曼科学院(TheWeizmannInstituteofScience),以色列最顶尖的学院之一,我跟几位科学家以及负责人力资源的VP进行了交流。他们对科研的热爱发自内心,兢兢业业奉献却丝毫不图名利,唯一驱动他们的是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对比国内精致的利己主义和各种成功学盛行的现状,让人十分汗颜。

我带团队访问威兹曼科学院。

以色列很重视国防建设和国防力量储备。这个国家从美国进口武器后,会在原有基础上加以改良,同时不断用高科技升级自己的装备、提升国防研究水平。中东长期局势不稳,战火不断,身在其中,的确需要忧患意识,而以色列对国民军事素质的培养也印证了这一点。

以色列公开场合展示的武器样本

以色列每个公民年满18岁必须服兵役,男的三年女的两年。我一路碰到的服务员都有过当兵史,他们的言行举止都显示着经过良好系统训练而养成的自律和规矩。谈起他们的国家,他们的热爱和自豪都在脸上展露无遗。

死海是以色列最知名的名片之一。我们一行人乘坐大巴,从海拔米的地方来到海拔米以下的死海边上。记得小时候,教科书上说死海盐度很高,人在海上可以自动漂浮,还可以躺着看报纸。我试了一下,果然比“葛优躺”还爽。

我躺在死海上看报纸。

遗憾的是,死海的海平面目前在持续下降,若干年之后可能就会枯竭直至消失。尽管以色列政府采取了很多补救措施,但收效甚微。就趁死海还在的时候,我们对眼前的自然美景真应多一份珍惜和爱护,让更多的人能够见证它的神奇和魅力。

在死海边上的沙漠中有一片人造绿洲,生活着一群具有特殊信仰的人,他们成立了类似中国“人民公社”的组织,被称为“基布兹(Kibbutz)”,此类组织已经有超过百年的历史。他们采用滴灌技术,在沙漠上精耕细作,硬是在死气沉沉的荒漠上培育出一片生机盎然的天地。

死海边上基布兹开拓的绿洲

基布兹营造的绿洲内景

此处的基布兹现有多人,包括男女老少,他们财产共有,按需分配,所有花费都是免费的,过着类似共产主义的生活。依靠智慧和双手,他们创造着自己的幸福,形成相对公平的小社会环境,可谓现实版的乌托邦或世外桃源。

基布兹成员在食堂吃大锅饭。

有人不远万里投奔这片绿洲中的基布兹,DanielaCohen女士就是其中一位,她来自加拿大,到此地已有几十年,现年78岁,和自己的丈夫育有八个孩子,过着幸福的生活。世界各地的人慕名而来,拜访DanielaCohen女士,其中不乏一些国家的元首和领导人。

DanielaCohen女士曾接待多位国家的元首及领导人。

DanielaCohen(左)和猎聘高管交谈。

通过和DanielaCohen女士的聊天,能看得出她对自己的生活满足而自豪,坚守自己的信仰让她活得劲头十足。

信仰是以色列的关键词,走到哪里你都能感觉到它的存在。无论贫穷还是富有,信仰让以色列人充盈着幸福感——幸福感在国内简直就是稀缺品。从这一点上,我真心羡慕他们。

我记得《耶路撒冷三千年》这本书中曾写道:“世上有十分美,九分就在耶路撒冷。”这座以色列具有0年历史的古城,充满宗教的肃穆和传说的神秘。整座城市的面积为平方公里,只有北京的分之一,却依然庄严雄伟、气势恢宏。

耶路撒冷全景一览

走在耶路撒冷的街道上,每一步都能让人感受到宗教和历史凝结在一起的厚重感。难怪这里会成为全世界基督教、犹太教教徒的朝圣之地。

我在耶路撒冷街头漫步。

耶稣最后的晚餐、被背叛、受难、葬礼、显灵的故事就发生在这座教堂。至今这里还保留着一些实物,诉说着当年那些神奇而感人的故事。

耶稣生命最后时期曾待过的教堂

耶路撒冷另外一个著名的景点是WesternWall,中文译为“哭墙”,是耶路撒冷旧城古代犹太国第二圣殿护墙仅存的一段遗址,其他部分则随着历史的进程不断被新的城市建筑层层埋没。

哭墙外景和内景

哭墙是犹太教徒心目中的第一圣地。世界各地的犹太教徒到这里都会小声祷告,哭诉流亡之苦,这段墙的中译名便由此而来。

在这些教徒中,有一类男性很特别,他们穿黑衣,戴黑帽,过着男主内、女主外的生活。男子在家诵经,研习经文,不用工作,还享受政府补贴。他们的家庭可以拥有多个孩子,也从不采取什么节育措施。他们的后代必须延续长辈同样的生活方式,否则整个家庭就会与子女断绝亲子关系。即使到了现代社会,以色列宗教对家庭关系的管理依然严苛。

虽然只在以色列逗留了短短几天,但对我而言不虚此行。我终于明白,为什么这个只有多万人口的中东小国,面临多种不利因素,逆袭成为发达国家,在多学科领域、高科技方面为世界做出巨大贡献。

这就是以色列带给我强烈的反差和震撼,而我则非常幸运能和自己的团队一起踏上未知的疆土,共同感受异域的文化及风土人情,感受一个古老民族的创新精神,带来超出期待的惊喜。▲

END




转载请注明:http://www.renrenkaoyan.net/yfcs/4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