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去,
城外的人想冲进去,
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
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好不容易读完钱钟书的围城,之前每每读围城,读到方鸿渐及赵辛楣等人前往三闾大学的途中,便失了兴趣。
围城主要围绕方鸿渐这个人,从他出国留学归来到他结婚后这几年所经历事情的描写。仔细看来,可以分为五个时间段:留洋回国在归国船上期间;回国后在银行谋事期间;同赵辛楣等五人前往三闾大学任职途中;在三闾大学任职期间种种;以及同孙柔嘉结婚回到上海的婚姻生活种种。对人物的形象、心理描写非常细腻贴切,以及发生的种种事情感觉平常却又让人唏嘘。
01留洋回国的归国船上期间
文章开头是从船上生活拉开序幕的,有方鸿渐,苏小姐,鲍小姐等人。文章初始方鸿渐明知道鲍小姐有未婚夫,却抵不住鲍小姐的诱惑,你来我往,打情骂俏,着实让人心生厌恶。直到船到岸,大家各奔东西,鲍小姐投入未婚夫怀抱,方鸿渐带着些许失望回到国内开始真真切切的生活。
02回国后在上海银行谋事期间
回国后,拿着假文凭,托前丈人青睐,方鸿渐到前丈人的银行谋事。无趣之余又与苏小姐搭上联系,因此也陆陆续续认识了赵文楣,唐晓芙等人,常来常往。到他爱上唐晓芙,与苏文纨摊牌,三人闹的无疾而终。
不是很喜欢苏小姐这种人,自命清高,家境殷实,也着实爱卖弄。方鸿渐明知道苏小姐的为人,他对这种人是不喜欢也不屑一顾的,明知道苏小姐喜欢他,却又处理不好这种暧昧关系,着实很让人讨厌。在经历对唐晓芙的爱恋,到苏小姐插一脚,两个人闹崩。经历失恋后的痛苦,也魏然让人同情。
03同赵辛楣等五人前往三闾大学途中
到后来同赵辛楣,孙柔嘉等五人前往三闾大学,途中辗转有一个月左右,经历旅途奔波,也确实发现方鸿渐这个人没有什么大毛病,脾气好,也温文尔雅,随和好相处。到后来方鸿渐问赵辛楣这次旅行对自己有什么感想,赵辛楣说,你不讨厌,可是全无用处。这也大抵是对方鸿渐这个人最贴切的形容。
04在三闾大学任职期间
在三闾大学任职,也许他刚开始深入复杂的人际关系,也是无来由招惹了很多人。最后赵文楣与汪太太的事,惹到高校长而得不到续约。因此低落消沉之际,顺势答应了与孙柔嘉的订婚。
赵辛楣说过一段话,道:“像咱们旅行,最试验得出一个人的品性。旅行是最劳顿,最麻烦,叫人本相毕现的时候。经过长期苦旅行而彼此不讨厌的人,才可以结交作朋友——且慢,你听我说——结婚以后的蜜月旅行是次序颠倒的,应该先同旅行一个月,一个月舟车仆仆以后,双方还没有彼此看破,彼此厌恶,还没有吵嘴翻脸,还要维持原来的婚约,这种夫妇保证不会离婚。”
我觉得方鸿渐最后接受与孙柔嘉结婚,大多数原因都是因为笃信这段话。
05同孙柔嘉结婚回到上海后
他在结婚之前,以为孙柔嘉是个很听话的姑娘,他以为结婚就是找个自己不讨厌的人就可以了。就这么与孙柔嘉结了婚,两人从订婚后就开始原形毕露,因为琐碎杂事争吵,讥讽。刚开始一直觉得孙小姐这个人太咄咄逼人,说话太刻薄,到后来吃醋,两人互相咬住对方的过错翻出来吵,也太可怕。回到上海,掺杂着双方父母对各自配偶的不满,添油加醋,再加上各自工作不顺,真的是家庭矛盾升级无数倍。最后两人彻底闹翻而终。
读到文章最后也慢慢对方鸿渐这个人有了更深的了解,每个阶段的经历,也或多或少的影响着他之后的选择和想法。刚开始一直以为他在后来会有很大的突破和成就,到文章末尾也开始慢慢接受他的平庸。孙柔嘉不喜他总是跟着赵文楣,托赵文楣找事做,这点一直也不甚理解,不是很理解在战争年代,虽然多有战事,但毕竟留学归国,总该有点用处,竟自己找事做这么艰难么?却还是因为他兴趣广泛,什么都想做,却没有什么实打实的主意见解,这点让人很不喜欢。
文中有一段对方鸿渐婚后偶遇苏小姐之后对以往自己的感慨。
等柔嘉睡熟了,他想现在重逢唐晓芙的可能性,木然无动于中,真见了面,准也如此。缘故是一年前爱她的自己早死了,爱她,怕苏文纨,给鲍小姐诱惑这许多自己,一个个全死了。有几个死掉的自己埋葬在记忆里,立碑志墓,偶一凭吊,像对唐晓芙的一番情感。有几个自己,仿佛是路毙的,不去收拾,让它们烂掉化掉,给鸟兽吃掉——不过始终消灭不了,譬如向爱尔兰人买文凭的自己。
文末,杨绛女士的一些附录中对孙柔嘉的描述非常贴切。她是我们圈子中最常见的,她受过高等教育,没什么特长,可也不笨;不是美人,可也不丑;没什么兴趣,却有自己的主张。方鸿渐是“兴趣很广,毫无心得”;而她是毫无兴趣而很有打算。她的天地极小,只局限在围城内外。她所享的自由也有限,能从城外挤入城里,又从城里挤出城外。
看他们的婚姻,两个人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而结合,直接进去婚后的鸡毛琐事。最后两人闹崩,两个人的问题都有很多。我也许带着些许偏见,从刚开始孙小姐出场,我就觉得这个女孩没有唐晓芙那么简单纯真,没有那么多大毛病,但总是有些小心思小手段,从她一步一步接近方鸿渐,就觉得这段感情掺杂这么多,失去了很多美好。到后面回到上海,不论是婆家还是娘家,还是家里的李妈子,所有的人都像是他们婚姻生活的拖累,除了升级家庭矛盾,还是升级矛盾,更多原因是他们心不在一起,有劲儿不往一处使,两边的关系都处理的及其糟糕。不过却也感慨把两边所有的关系都处理好绝非易事,最重要还是两个人要心在一起,一起想办法啊。
当然很讨厌父母亲戚们嚼舌根等恶习。
最后的最后,两人最终吵架闹翻,以至于动手伤人。无疾而终,留给读者无尽的遐想,好奇他们后来怎么样了。
那只祖传的老钟从容自在地打起来,仿佛积蓄了半天的时间,等夜深人静,搬出来一一细数:“当、当、当、当、当、当”想了六下。六点钟是五个钟头以前,那时候鸿渐在回家的路上走,蓄心要待柔嘉好,劝她别再为昨天的事弄得夫妇不欢;那时候,柔嘉在家里等鸿渐回来吃晚饭,希望他会跟姑母和好,到她厂里做事。这个时间落伍的计时机无意中包涵对人生的讥讽和感伤,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