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远离猝死
14日下午,扬州东区一住户家中,发生一起悲剧。
一小伙在午睡中莫名身亡,年仅20岁。据知情人称,当天中午该小伙告诉家人在家午睡,到时间记得喊他一声。下午2点左右,家人喊他起床时,一直没有回答。家人打开房门,发现异常后将其紧急送医,遗憾的是,医院时已无生命体征。目前,初步怀疑小伙突发疾病猝死,具体死因还有待进一步调查。
今年以来,曾发生过多起与猝死有关的意外事件:
↓↓↓
医生通宵夜班猝死
6月28日晚上,医院,26岁的规培医生陈德灵猝死。据了解,他经常加班、通宵,猝死前曾连续通宵夜班。当晚,又一个夜班交接班没人,同事这才发现,他已经猝死在宿舍。
据网友提供的陈医生朋友圈截图显示,他曾感叹:“黑+白+黑,下班啦,还活着真好。”
↓↓↓
年轻女子,过劳猝死
7月30日,杭州一位女士向媒体爆料,自己28岁的外甥女小美(化名)很优秀,是一家网络科技公司的经理,今年5月1日刚拍了婚纱照,5月中旬却突然猝死……
据了解,28岁的小美学习的是对外汉语专业,身高1米65,长得很好看。但是因为辛苦、疲劳、压力过大,自己还要带团队,生活没规律。
↓↓↓
游戏主播,劳累猝死
11月,某直播平台游戏主播“孤王”因过度劳累而不幸猝死……据粉丝称,孤王年仅20岁,此前是公认的《王者荣耀》游戏的最强辅助。
据了解,孤王从七月开始,就把直播时间改成了凌晨12点到早上9点。一连数月昼夜颠倒,身体扛不住导致过度劳累引发疾病。
关于猝死你必须要知道这些!
发生猝死的原因很多,
其中最常见的是心源性猝死。
发布于今年6月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是我国最新、最权威的心血管疾病状况综述,报告指出,我国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居民首位死因仍然是心血管病死亡,高于肿瘤和其他疾病,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也就是说,目前我国居民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
据统计,我国每年心脏猝死总人数高达50多万,平均每分钟就有3人因心脏原因在发病1小时内死亡,而抢救成功率却不到1%。猝死还越来越容易出现在年轻人身上。疲劳过度易引发慢性疲劳综合征,人体表现为身体代谢失调、神经系统调节功能紊乱、免疫力下降,严重者甚至可能猝死。
那么,怎么才能避免心血管意外的悲剧发生?专家指出,不仅在重视体检,更不能漠视心脏、心血管发出的“警告信号”。
医院心内科徐东进主任认为,其实极少心梗患者之前毫无提示,只是可能他们意识不到危险,比如饮酒后出现胸闷,不能以为“食滞”了;运动后出现不适,不能光觉得自己“体质下降了”等。
他建议,首先要非常重视通过体检来发现心血管问题,有没有血脂、血压、血糖等异常,尤其是家族内有亲属出现过冠心病史、心梗史、脑梗史的人士,一旦有体检异常,更要进一步找心内专科检查、咨询、治疗。
就算体检无异常问题,如果出现运动后、饮酒后心慌、胸闷、气促,或者运动后自感体力、活力恢复大不如前,稍大的活动后发出气促、“气不够用”,要警惕是否心血管有狭窄、有粥样硬化斑块、血栓等问题,尽快就医排查,及时处理。
猝死前六大征兆,如果出现千万当心
不少人猝死前并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但如果出现以下征兆,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多加预防。
1
近期出现或加重的胸闷
如果近期突然出现活动后胸闷,休息一段时间可缓解,这种现象提示您可能患有冠心病。突然出现的症状表明冠状动脉内的粥样硬化斑块还不稳定,随时有可能发生破裂,导致急性心肌梗死。
如果以前就偶尔有胸闷的症状,近期症状变得更加频繁,程度更加严重,同样说明以前尚属稳定的斑块目前出现了小的破损,并且随时都会发展为大的破损,导致急性心梗的发生。遇到这种情况,医院就诊,并进行药物或手术治疗。
2
心慌
心慌往往是心率加快的主观感受。不定期出现的心率加快通常是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结果。多数心律失常的危险性较小,不会引发猝死,但如果是频繁发作的室性心律失常,则有发展为室颤的风险。
另外,很多老年人出现心慌是房颤作祟,如果房颤伴发心脏传导疾病,也很容易发展为室颤。室颤发作后,数分钟之内即可导致死亡。因此,频繁心慌发作也应及时就诊。
3
心跳过缓
心脏的跳动是由特定的起搏细胞发起的,起搏细胞功能变差就会导致心脏跳动速率减慢,严重时会引发心脏停搏。起搏细胞功能会随年龄增长逐渐变差。
随着我国人均寿命的不断提高,80岁以上老年人的比例也在增加,这部分群体的起搏细胞功能会逐渐变差,心率日益减慢。老年人活动量通常较小,较慢的心率也能维持正常生活所需,因此往往被忽视。
徐东进主任提醒,老年人应定期监测血压、心率,如果出现心率小于50次,血压变低,就很容易出现长时间的心脏停搏,导致猝死。
4
晕厥
晕厥是猝死的重要前兆,多数晕厥是由于心跳突然减慢或停止,导致脑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常见的原因包括窦房结疾病、房室传导阻滞、迷走神经张力过高等。
晕厥有时持续几秒钟后能自行恢复,如果不能恢复,便会造成猝死。因此,出现不明原因晕厥后应非常警惕,尽快查明原因,预防下一次晕厥甚至猝死的发生。
5
不明原因的疲乏
猝死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也会发生。很多年轻人工作压力较大,常出现疲劳,属于正常情况。但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疲劳、乏力,或伴有胸闷、水肿,则应警惕猝死的发生,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心肌炎或心肌病造成的。
徐东进主任表示,心肌炎在年轻人中比较多见,通常见于感冒1~2周后,出现疲乏、胸闷、乏力等症状,极易引起急性心衰。这种情况下应严禁重体力活动,卧床静养。
心肌病多是遗传性疾病,早期不易察觉,出现症状时多已发生心肌结构的不可逆改变,如心脏扩大、心肌肥厚等,非常容易引发猝死。因此,当出现不明原因的疲乏、胸闷时,应高度警惕心肌炎、心肌病的发生。
6
眼前发黑和肢体麻木
脑卒中也是引起猝死的重要原因。有些卒中起病急骤,几分钟内就会发生肢体瘫痪、血压增高,这种情况下,患者若及时就诊可挽救生命。但有些脑卒中起病缓慢,早期只有轻微症状,患者并不在意。一旦进展,可能引发猝死,因此需要多加留心。
如若发现猝死的上述前兆,我们需要时刻对身体不适保持警惕,发生情况时要快速反应,及时就医。
TIPS:8大“恶习”易引发猝死
1、工作压力过大
2、久坐不动
3、污染天气剧烈运动
4、大便时太用力
5、重口味(吃得太咸、太甜)
6、心情抑郁,长期睡眠不足
7、抽烟(包括二手烟)、喝酒
8、暴饮暴食,不爱运动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