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分享计划高考必读名著围城读书

断锁崩枷,勇敢地为自己而活

《围城》读书笔记

窦子芃

一、创作背景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年11月21日—年12月19日)在抗战时期历时两年完成的长篇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被誉为“新儒林外史”。故事主要描写抗战初期知识分子的群相。

二、主要内容

故事发生于到年代。主角方鸿渐是个从中国南方乡绅家庭走出的青年人,迫于家庭压力与同乡周家女子订亲。但在其上大学期间,周氏患病早亡。准岳父周先生被鸿渐所写的唁电感动,资助他出国求学。

方鸿渐在欧洲游学期间,不理学业。为了给家人一个交待,鸿渐在毕业前购买了虚构的“克莱登大学”的博士学位证书,并随海外学成的学生回国。在船上与留学生鲍小姐相识并热恋,但被鲍小姐欺骗感情。同时也遇见了大学同学苏文纨。

到达上海后,在已故未婚妻父亲周先生开办的银行任职。此时,鸿渐获得了同学苏文纨的青睐,又与苏的表妹唐晓芙一见钟情,整日周旋于苏、唐二人之间,期间并结识了追求苏文纨的赵辛楣。鸿渐最终与苏、唐二人感情终结,苏文纨嫁与平庸诗人曹元朗,而辛楣也明白鸿渐并非其情敌,从此与鸿渐惺惺相惜。鸿渐逐渐与周家不和。

抗战开始,方家逃难至上海的租界。鸿渐在辛楣的引荐下,与赵辛楣、孙柔嘉、顾尔谦、李梅亭几人同赴位于内地的三闾大学任教。由于鸿渐性格等方面的弱点,陷入了复杂的人际纠纷当中。后与孙柔嘉订婚,并离开三闾大学回到上海,途中与孙柔嘉结婚。在赵辛楣的帮助下,方鸿渐在一家报馆任职。

婚后,方鸿渐夫妇与方家、孙柔嘉姑母家的矛盾暴露并激化。方鸿渐辞职并与孙柔嘉吵翻,逐渐失去了生活的希望。此时在重庆的赵辛楣又对他发出邀请……

三、主要人物

电视剧《围城》方鸿渐剧照,陈道明饰。

方鸿渐,小说主角,一个“不讨厌,却全无用处”的“海归”。胸无大志,软弱被动却心地善良,懂得讨女孩子的欢心。

电视剧《围城》孙柔嘉(左)剧照,吕丽萍饰

孙柔嘉,方鸿渐妻子。大学毕业生,相貌平平。婚前对鸿渐温柔体贴,百依百顺。与方鸿渐成婚后,与婚前判若两人,本性毕露。

电视剧《围城》赵辛楣剧照,英达饰

赵辛楣,有能力有主见,明事理讲分寸,苏文纨20多年的追求者。方鸿渐的情敌。失恋后与方鸿渐惺惺相惜,成为小说中“至真至纯”的朋友。

电视剧《围城》苏文纨剧照,李媛媛饰

苏文纨,学成归国的新派女“诗人”,赵辛楣的梦中情人,归国后对方鸿渐产生爱慕。爱好虚荣,玩弄爱情。

电视剧《围城》唐晓芙剧照,史兰芽饰

唐晓芙,博学多才,美丽纯洁,是作者笔下一位完美无瑕的新式女性,苏文纨表妹,被方鸿渐所倾慕。

四、心得:“围”城与“破”城

《围城》中的大多数人物都很令人厌恶,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为人虚伪、自私自利、爱好虚荣、崇洋媚外。为什么令人反感的人物的丑恶嘴脸是如此相似呢?我想,是因为他们被自己死死地困在“围城”里,手脚和心灵仿佛都被戴上了枷锁,不再听由自己指挥了——已经不再是为自己活着了。

起初,他们也是爱憎分明、胸怀大志的热血青年,努力地追求着自己想要的一切。但在奋斗的过程中,不幸沾染了当时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学会了投机和虚伪,尝到了勾心斗角和自私自利的甜头,渐渐地堕落了。在他们凭借这些下流的手段追名逐利,削尖了脑袋挤进上流社会的时候,围绕着他们自身的城,已经被高高筑起,把自己围了个水泄不通。围久了,他们的“赤子之心”就丧失殆尽了,理想信念渐渐淡忘了,甚至心灵都麻木了。只剩下了个忙着明争暗斗、享受虚荣的虚假的皮囊——而这种皮囊是大体相似的,因为这是人性的弱点。

他们早已被闷得透不过气,想要打开枷锁,冲出城来过真实、自在的生活。但无奈始终被名利牵制,放不下面子,需要一处接一处地逢场作戏,需要用新谎言圆旧谎言——想冲出围城却只是屡屡碰壁。

如何“破城”呢?如何自在地为自己活着?我们不妨借用方鸿渐的经历来分析一下。

第一,他不珍惜出国留学的宝贵机会,兴趣颇广却心得全无,懒惰成性。回国后又屡次更换工作,寄人篱下,不思进取。直到小说的结局,他在事业上还是一无所成。这是因为他胸无大志,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并且缺乏定力,只得任现实为自己套上枷锁,听其摆布,同时,为围住自己的城墙添砖加瓦。

第二,他没有抓住“破城”的机会,在机会出现时,又因为自身的懦弱不敢做出改变。我想,最精彩、最有说服力的例子,就是下面这个片段:

在那个下着大雨的黄昏,方鸿渐满怀着对爱情的无限期望上门拜访唐小姐,不料唐小姐知道了他不堪的历史,当面拆穿。面对唐小姐的痛斥,方鸿渐自惭形秽,恼羞成怒,带着绝望和遗憾地离去。这时

她(唐小姐)回到卧室去,适才的盛气全消灭了,疲乏懊恼。女用人来告诉道:“方先生怪得很,站在马路那一面,雨里淋着。”她忙到窗口一望,果然鸿渐背马路在斜对面人家的篱笆外站着,风里的雨线像水鞭子正侧横斜地抽他漠无反应的身体。她看得心溶化成苦水,想一分钟后他不走,一定不顾笑话,叫用人请他回来。这一分钟好长,她等不及了,正要分付女用人,鸿渐忽然回过脸来,狗抖毛似的抖擞身子,像把周围的雨抖出去,开步了……

(此后,二人再未谋面,再未来往)

——节选自《围城》第三章

我敢肯定,如果鸿渐在那“一分钟后”转回身来,他的人生一定会与后文所述大大不同。但是,在绝望的边缘上,他没能鼓起勇气战胜心中的自卑和失落,又一次败给了现实。由于他的“懦弱”,使他没有力气断锁崩枷,而围困他的城却更加高大坚固了。

第三,是方鸿渐做的比较好的一方面,也是使他不同于《围城》中众伪君子的一个特点:正直善良。因此,他从未使用自己的“假文凭”,反感厌恶报纸上吹嘘自己的“假新闻”,义无反顾地辞去了藏污纳垢的三闾大学的副教授职务,与虚荣伪善的乌合之众划清界限……多亏于此,他的围城还不至于密不透风,他带着枷锁的躯体还能动弹,他的心灵还没有麻木,他的良知还存在着。所以,他还有“破城”的可能和希望。

综上,我总结的“破城”之道是:正直善良,坚强勇敢,明确目标,培养定力。这就是我的一点心得,期待着大家的批评指正。快捧起这本不朽名著——《围城》细心品味吧。

五、精彩书摘

1、夜仿佛纸浸了油,变成半透明体;它给太阳拥抱住了,分不出身来,也许是给太阳陶醉了,所以夕照霞隐褪后的夜色也带着酡红。

2、“我爱的人,我要能够占领他整个生命,他在碰见我以前,没有过去,留着空白等待我”——唐晓芙

3、“(结婚仿佛)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苏文纨

4、“旅行是最劳顿,最麻烦,叫人本相毕现的时候。经过长期苦旅行而彼此不讨厌的人,才可以结交作朋友。”——赵辛楣

5、“天下只有两种人。比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到最后吃。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人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不过事实却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

6、那只祖传的老钟当当打起来,仿佛积蓄了半天的时间,等夜深人静,搬出来一一细数:“一,二,三,四,五,六”……这个时间落伍的计时机无意中对人生包涵的讽刺和感伤,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小说结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renrenkaoyan.net/yczz/41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