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解脱曼达拉娃佛母传连载6使达玛如

曼达拉娃佛母传第六集

他说完这些话之后,国王和所有的大臣们开会讨论这件事,但是他们都想不出阻止女孩、让她不要离去的办法。接着,马头明王化身的五位大臣藉由他们证悟的力量,使国王心中的迷妄消失。国王决定,他们应该让这位生于莲花、令人惊叹的年轻女子全权掌控王国的治理。大臣都不认为应该容许女孩离开,国王宣布,他们应该完全依从女孩的命令行事。国王、王子和其他人都表示同意,于是他们一起去见这名年轻女子。

“嗳玛!从莲花中出生的女子,即使遍寻整个宇宙,都无法遇见像你这般稀有难得的女子。你决定离开王子,他是我尊贵家族中的儿子,我恳求你,请告诉我们,我们做了什么事情,使得你想要离开我们。年轻女子,请接掌这个王国的事务,我们将做为你的臣民,遵从你所制定的任何法律,绝不违背你的要求。这是我们恳请你留下来的交换条件。”

“你们宁愿做正法的臣子,还是做恶法的臣子?你宁愿做一个佛法之王,还是一个罪恶之王?你们宁愿站在善的这一边,还是站在恶的那一边?如果你们愿意站在佛法这一边,那么我同意留下来统治王国。如果你宁愿继续做一个邪恶的恶魔统治者,那么我将必须离开;如果你决定做一个依循佛法的统治者,那么我们可以一起维护法律。如果你们决定做不善的大臣,那么我们就不再有进一步的牵连;如果你们决定做依循佛法的臣子,我将能够与你们同心协力。我这位女子具有传播善行的特殊天赋。国王和大臣们,现在你们必须将注意力和考量转向善道。由于你们一直没有这么做,因此我们始终都无法和谐共处。这片土地的人民愚痴地居住在黑暗之中,而我是一个具有完整崇高善德的女子。无论你怎么看,我们的观点都不相同。王子走在一条绝路上,邪恶的大臣们是冷酷无情、在黑暗中呜叫的夜枭,一大群无情的恶魔陷于恶行的恶性循环中。唯有你们完全弃绝这种毫无益处的存在方式,我才会留下。如果你们不放弃,那么我当直接踏上通往解脱的道路,同时祈愿这整个王国消失殆尽。如果你们的心是开放的,那么你们将会用谨慎的觉察来行事。如果你们同意这些智慧的话语,那么你们应以强烈的忏悔,诚挚地接近我,与我达成一致。如果你们同意我所说的话,请把这些忠告牢记在心!”

她说完之后,国王和大臣们欣然接受她所说的每一句话,并且尊她为他们的女王。年轻女子执掌整个王国,大众聚集并承认她的权威,听从她的命令。

然后,这位想在达玛如王国制定、施行佛法之律的年轻女子莲花生,召集国王和内大臣们,要求他们注意听她宣说:

“喔,国王和忠实的大臣们,请仔细谛听。请向内检视你们自己的心。所有仍然心向不善的群魔,必须被带上善道,如此他们才能超越悲伤。这些众生必须被引领至解脱的境界。一切所作所为,都必须与佛法事业相符一致。我是莲花生,我的发心极为广大。现在我们不必再进行更多的集会与讨论,时机已经成熟,我们要在这片土地上完成先前所同意的目标,制定和执行律法,并且扬弃恶行的根源!”

“大臣们及其部众,将在上弦月的殊胜日子前往囊帕千湖畔。他们必须结束达玛如王国的痛苦不安,方法就是供养五种珍贵的珠宝、谷物、白、甜之物,以及丝布等。那些最努力护持佛法者,将被任命为大臣;那些继续行使不善者,将被处决。在阴历的初八、十五和三十,王国内的年轻女子要从事定期的法会。那些怠惰而不修持佛法者.将受到严重的惩处。”

接着,国王和大臣们击打律法大鼓。所有为了此一场合而聚集在囊帕千湖畔的人,都听到湖内传来乐器的音声,这表示龙族对此感到欣喜。一种甜美的气味弥漫整个王国。

他们在囊帕千湖的东边建造一座寺庙。寺庙经过开个后,国王和王后留在里面。夜叉阿难达帕拉被指示去修习经乘的修行法门。他们焚毁先前政府的邪书,如此一来,即使是邪魔外道的字眼都被废弃。受到马头明王加持的五位大臣在整个王国内施行佛法之律,所有的恶众都被安置在新的善德制度下。莲花生有五个女性化身:杰玛(意指青春年少)、德玛(意指充满大乐)、噶玛(意指充满喜悦)、却奘玛(意指无上殊胜),以及扬千玛(意指悦耳动听),这五位化身成为五位大臣的印侣,她们在六个场合转动密咒法轮。五百位善女子聚集在一起,受了具足戒。

其中一位外大臣名叫吉哈,是一个恶魔的化身。他完全反对佛法,并且卯尽全力要击败佛法,什么都阻止不了他。他拥有五百多个强壮眷从。一次,当空行母莲花生坐于静定中,伟大吉祥的马头明王现于虚空,对年轻的王后说:“你,莲花生,是愤怒证悟事业的化身。我当协助你消灭和解脱这些魔众。如果他们未得解脱,他们将会毁灭佛法。切勿犹豫踌躇,时机已经成熟!”

如马头明王所预示的,群魔手持各种武器前来莲花生之处,企图消灭她。在那个刹那,她显现忿怒之身相,众吉祥护法和侍卫皆从旁协助。有些护法挥舞着武器,另一些则制造冰雹和闪电来攻击。有些护法发出像战士一样的吼叫,另一些则大喊吽、呸、吣悠的声音!

魔众立受解脱,全都无一例外地被引领到观世音菩萨所居住的普陀净土。世尊佛陀的教法传播十方,在此之后,莲花生以“战胜魔罗的女勇者”这个名号为人所知。大众百姓全都开始修学佛法,他们日夜都住于禅定之中。大众都被教导九乘之佛法,七十万众于一坛城获得解脱。他们证得虹光身,灭入证悟者的净土。夜叉阿难达帕拉王子修道之后,开始给予密咒法门的灌顶,日日夜夜住于静定之中。其后某日,他的父王离开了这个世界,他的母后则将身躯融入虚空之中,不留一丝痕迹。国王辛塔受到王后莲花生的加持,其肉身也融入虚空之中,不留痕迹。

那个时候,夜叉阿难达帕拉对莲花生赞颂道:“嗟玛!亲爱的母亲,智慧空行母!甚深之本尊天女!透过您慈悲的日光,黑暗处所的阴邪恶魔已彻底灭除。母亲,藉由您慈悲月光之钩,您已经带领我和所有其他人走上解脱道。愿能圆成无上密咒道之心要的根本甘露,愿能了悟本初智慧之无染状态。点亮轮回三界的普世明灯,您是我极为仁慈的母亲,而我则受到善业的加持。身为您的追随者,我礼敬您,并且献上我所有的虔敬心。我尊贵的父王辛塔已经离开这个世界,请告诉我,他和给予我这个身体的生母卡拉夜叉已投生何处?他们什么时候会证得解脱?他们什么时候能不再于六道轮回中受苦?他们下一次会在何处投生?他们会居住在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洲?请用您的神通力给我一个清楚的答案。”夜叉阿难达帕拉双手合掌,怀着巨大的虔敬心向莲花生顶礼,做出这个请求。

“我亲爱的伴侣夜叉阿难达帕拉,请谛听。我是来自极乐净土的白衣佛母。在普陀净土,我是生自“啥”字的空行母。在达玛如这里,我以莲花生之名而广为人知。在究竟上,我是本初智慧空行母。我在三世不停地化现,拥有五十五种神通力。我会详细回答你的问题,请将其牢记在心。”

“从无始以来,你的父王辛塔一直拥有身与语不可思议的加持。在一千世之前,也就是离垢佛的教法即将末法之时,有一个屠夫的女儿名叫拉噶玛哈。她非常秀美可人,可与乌巴拉花相比。她成为国王的仆人,受迫照顾许多牲畜。她感到巨大的痛苦。由于她的迷妄,她在五百位声闻乘修行者前发下大力恶愿,祈祷那时受其照料的所有牲畜,以及国王、王后、所有的大臣及其眷众等,都要受她控制,并遭她迫使全都行使恶业。当她做出如此迷妄的祈愿时,五百位声闻乘修行者也同时祈愿,届时所有为了度脱众生而示现时间之佛,能令上述众生全都走向证悟之道。在发下如此不善的祈愿之后,这位女仆过世了,继而多次投生下三道。在那之后,她投生位于东方、名叫遮末罗(或译猫牛洲、拂洲)的食人族国度,受到国王哈林的统治。在那个生世,她是国王的母亲,名叫卡拉。现今,在这个生世,她成为国王和王后两人,也就是你的双亲。由于声闻乘修行者们的祈愿力量,我成为那个带领她达至修行成熟之人。”

“不过,在此生世之后,她将于印度一个名叫甘地的城市,投生成为最低种姓人家的女儿。她的名字将是臧嫫,并且成为妓女。到那个时候,我将能够调伏她的心,把她带上佛法之道。其后,你的父母将会投生于沙霍这片土地上,他们的名字将会是欧瑟玛和昆切。他们会生为工匠,成为一对兄妹,我将会带领他们获得解脱。在证得虹光身之后,他们将前往遮末罗洲。”

莲花生说完这些话之后,夜叉阿难达帕拉心中充满喜悦,立誓要永远追随她。过了不久,夜叉阿难达帕拉过世,不留任何痕迹地灭入普陀山净土。然后,整个王国的每一个人,连同莲花生及其眷众都证得虹光身,获致正等正觉。

其后,从伟大空行母展现的光芒中,放射出一个明晰、蓝色“啥”字形象的意化身。她抵达天道的上界,化身于伟大帝释天的宫殿中。在那里,她成为天神拉纳达拉(意为宝持)和天女昆兹?欧囊的女儿。她的名字叫做康卡莉,具有无与伦比的美貌,优雅的名声传遍整个国度。她的伴侣名叫达瓦?欧瑟,即月光之意,是佛陀在天众之梵天层级的化身。有一次,当他们前往一座山的山顶时,生下圣者们的化身当巴?托嘎。

为了击败天界好战的阿修罗,康卡莉放出一个忿怒化身。当阿修罗们被击败时,他们弃绝有害的意图,并礼敬康卡莉的化身。此后,她成为以“大乐赐予者与克敌者”而闻名的天女。所有梵天层级力量强大的天神都礼敬康卡莉,并且请求她转动法轮。他们全都达到圣者的寂静境界。

佛法女性大成就者·印度

曼达拉娃佛母传

生生世世及解脱故事

作者:喇嘛却南(LamaChonam)

桑杰·康卓(SangyeKhandro)

出版社:橡树林文化

出版日期:

ISBN:4

透过如史诗般的文字,彻底且完整的认识莲花生大士的印度佛母──曼达拉娃,不平凡的生世流转、她对修行佛法的坚毅、对莲师证悟事业的帮助,以及身为一位女性修行者,她如何挑战不平等的对待及宿命,突破重重难关,在修行之道上,精进前行。

在本伏藏的三十八篇章中,读者会认识到,一位化身空行母如何无数次地选择以贵族身分来到世间。这种描述并非为了显示,只有那些地位崇高或富裕的人,才有足够的顺缘拥有如此的机会,而是要展现曼达拉娃不仅能够、并且愿意舍离最难以舍离的事物,也就是对所谓世俗生活欢愉的执着。在她的每一个生世,她不屈不挠地舍弃名声和享乐,藉由身爲楷模和善巧方便来利益其他众生。她舍弃了那盗取珍贵修行时间和机会的短暂欢乐,反映出现代佛法修行者所面对的挣扎。

虽然曼达拉娃是一位著名的女性修行者,但是她强烈挑战并对抗性别的歧视,她的证悟事业是永恒的。曼达拉娃与所有如她一般的殊胜上师所教导的佛法,超越一切相对分别的修道,而这些相对的分别是以凡夫二元心的串习为基础而成。

──英译序

身为曼达拉娃这个生世的特定因缘,则可以追溯至伽叶尊者(释迦摩尼佛大弟子)的授记:在这个授记中,伽耶尊者预言他自己在未来将成为莲花生大士,而为了他,白衣佛母则受到唤请和加持,化现为曼达拉娃,出生于沙霍国。该国位于印度的东北部,也是印度堪布寂天大师的出生地;这位学问精深的佛教大师受到藏王赤松德赞的邀请而入藏,却无法折服那些反对改变信仰的臣民,于是,他向国王建议邀请更为合适的人选——莲花生大士,来处理诡异多变的西藏情势。

莲花生大士在入藏之前的重要事迹,便包括在马拉蒂卡洞穴与曼达拉娃佛母成就无死持明的果位。

在藏文文学中,曼达拉娃公主的故事是属于「南塔」(rnamthar,fullliberationstory)一类,意思是圆满解脱的祖师故事,而莲师本人更强调,持有、念诵、礼拜等恭敬此书的修行者,将有极大的福报与利益。

——中译序

南摩师利玛哈迭哇扎基妮!

NameShriMahadeviDakini!

《曼达拉娃佛母传》中译版前言

宗萨钦哲仁波切开示

男人与女人共同相处,已经是好几万年的事情;尽管如此,我们依然在性别之间努力寻找真正的平等。让人感到好奇且惊讶的是,在我们这个现代世界中,我们却无法不依性别而尊重且重视所有的人类。理论上来说,许多人都同意性别之间的平等是人们所想达成的,但实际上、于个人层次,我们什么都没做到。

即使在佛教徒当中,女性修行者也通常会比男性修行者面临较多的困难和艰苦。伟大的女性修行者经常遭忽略且遗忘,并未因成就较高了悟而受到庆贺。

我们之所以仅有少许的进展,或许是因为这需要某种解脱的层次才做得到,而我们都尚未有此了悟。如果缺少这一了悟,将极难把那让男人老是轻视女人而女人总将男人视为妖魔的自我延续捆绑起来,从社会的每个阶层解开。

曼达拉娃是个真正卓越超凡的女性,她是莲花生大士的虔诚弟子。她生于皇族,自幼便一心只想修行。然而父亲沙霍国王却决意迫使其出嫁。因此她逃离皇宫而进入尼院,并于该处遇见莲师且成为其在印度的佛母。国王十分震怒。他将曼达拉娃丢入满是荆棘的地洞,并极力想要活活烧死莲师却未果。反而因此创造了位于北印度的措贝玛(TsoPema)之湖,此处至今仍是朝圣之地。

于伊喜措嘉为了未来世代利益而隐藏的伏藏《曼达拉娃的生世与解脱》中,有着上述和许多其他的故事,它们皆描绘出曼达拉娃于诸多生世当中所面临的许多磨难,而她这些生世都在追求证悟。对于鼓励当代男女寻找方法以解除那些强加于自身的性别不平等束缚,这些故事当能提供必要的启发和指引的明灯。

——宗萨钦哲仁波切,年10月9日于印度比尔

曼达拉娃佛母祈祷文

持有、念诵、礼拜等恭敬此书的修行者,将有极大的福报与利益。

——莲师

一般都认为金刚乘主要是男性修持的法门,其实许多伟大的禅修上师和修行者都是女性,且事实上,女性修行者经常比男性更为精进而虔诚。

——秋阳·创巴仁波切《智慧的女性》

本书目录

◎中译版前言宗萨·钦哲仁波切

◎审定者序言白玉·秋竹仁波切

◎中译导言

◎英译序

◎一、沙霍国王之女:曼达拉娃公主

◎二、国王因陀罗德瓦之女

◎三、婚嫁日藏王子

◎四、在卡尼卡王国

◎五、在达玛如王国

◎六、使达玛如王国醒悟

◎七、在天道

◎八、在黑旃陀罗龙界

◎九、阿修罗王之女

◎十、师利·萨噶拉

◎十一、二十五个化身

◎十二、来自空行母的加持

◎十三、看见出生的国度

◎十四、选择父母

◎十五、进入母胎

◎十六、礼敬父母

◎十七、厌离轮回

◎十八、圆满外在学问

◎十九、解脱外道加色·那波

◎二十、带领三百位善女子

趣入佛法

◎二十一、帕沃德王子之死

◎二十二、带领五百位女众

步上解脱道

◎二十三、菩萨的圣体

◎二十四、金刚萨埵的现前

◎二十五、受戒与修习佛法

◎二十六、遇见莲花生大士

◎二十七、以神蹟调伏国王

◎二十八、脱离监禁

◎二十九、舍弃轮回

◎三十、於玛拉帝卡洞成就长寿

◎三十一、降伏寇塔拉王国的外道

◎三十二、收服屍陀林的鬼灵

◎三十三、使遮末罗的食人族

走向佛法

◎三十四、在八个国家之八大神蹟

◎三十五、於邬迪亚纳国转法轮

◎三十六、於香巴拉转法轮

◎三十七、成为智慧空行母

◎三十八、曼达拉娃化身祈愿文

◎後记

◎关於英译版两位译者

推荐收听:《曼达拉娃佛母传》广播剧









































白癜风症状主要有哪些
银川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renrenkaoyan.net/yczz/3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