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围城》里读爱情
文/
秦思佳图来源
百度搜索
钱钟书的《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被誉为“新儒林外史”。提起它,众人想起的大概都是那句:“婚姻是一座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它告诉人们,人生处处是围城,婚姻也罢,职业也罢,存在着永远的困惑和困境。的确,钱先生锱铢积累而成的《围城》把语言运用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小说着重围绕男主人公方鸿渐和五个女人的瓜葛进行展开。
参照小说内容,我们可以看到行为开放、放荡不知羞耻,但又不得不说她极具有女性独特的魅力的鲍小姐;矜持与矫情并存的才女型苏文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没有经历感情沧桑、没有被物欲污染的唐晓芙;小家碧玉却深隐城府,可谓洞幽烛微的孙柔嘉。四种完全不同性格的女性,是方鸿渐接触过的,从文章字里行间可看得出,他的确都是有几分喜欢,几分爱意的,只是这人间的情爱,在他后来回到上海后,被家长里短的琐碎生活给磨啊磨,磨得夫妻间相看两厌,都开始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甚至大吵大闹,不可开交…
从爱情角度解析《围城》,我们发现它完全能把恋爱的瞬间、恋爱的甜蜜、恋爱的苦楚、恋爱的涵义分析透彻:
(一)他说的“让她三分”,不是“三分流水七分生”的“三分”,而是“天下只有三分月色”的“三分”。
(二)女孩子第一次有男朋友的心境也像白水冲了红酒,说不上爱情,只是一种温淡的兴奋。
(三)那时候苏小姐把自己的爱情看得太名贵了,不肯随便施与。现在呢,宛如做了好衣服,舍不得穿,锁在箱里,过一两年忽然发现这衣服的样子和花色都太不时髦了,有些自怅自悔。
(四)你嘴凑上来,我对你说,这话就一直钻到你心里,省的走远路,拐了弯从耳朵里进去。
(五)当着心爱的男人,每个女人都有返老还童的绝技。
(六)女人都是傻的,恰好是男人所希望的那样傻,不多不少。
(七)爱情多半是不成功的,要么苦于终成眷属的厌倦,要么苦于未能终成眷属的悲哀。
(八)可是失望、遭欺骗的情欲、被损伤的骄傲,都不肯平伏,像不倒翁,捺下去又竖起来,反而摆的厉害。
(九)爱是又曲折又伟大的情感,绝非那么轻易简单。假使这样就会爱上一个人,那么,爱情容易得使自己不相信,容易得使自己不心服了。
(十)有人失恋了,会把他们的伤心立刻像叫花子的烂腿,血淋淋的公开展览,博人怜悯,或者事过境迁,像战士的金疮旧斑,脱衣指示,使人惊佩。
(十一)从恋爱到白头偕老,好比一串葡萄,总有最好的一颗,最好的只有一颗,留着做希望,多么好?
(十二)拼命追忆,只像把筛子去盛水。一着急,注意力集中不起来,思想的线索要打成结又松散了。隐约还有些事实的影子,但好比在热闹地方等人,瞥眼人堆里像是他,走上去找,又不见了。
(十三)这是爱情热烈的安稳,仿佛飓风后的海洋波平浪静,而底下随时潜伏着汹涌翻腾的力量。
(十四)真正想一个人,记挂着他,希望跟他接近,这少得很。人事太忙了,也许我们全神贯注,无间断地怀念一个人。我们一生对于最亲爱的人的想念,加起来恐怕不到一点钟,此外不过是念头在他身上瞥过,想到而已。
(十五)老实说,不管你跟谁结婚,结婚以后,你总发现你娶的不是原来的人,换了另外一个。早知道这样,结婚以前那种追求、恋爱等等,全可以省掉。谈恋爱的时候,双方本相全收敛起来,到结婚还没有彼此认清,倒是老式婚姻干脆,索性结婚以前,谁也不认得谁。
钱先生说:“《围城》里写的全是捏造,我所说的却全是事实”。几十年前的语录,如今读来也全是精辟之句,它是一部经典,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当时社会的万态,亦可以延伸至今的生活百态。
现在的一些爱情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人人都想自己结婚是因为爱情,而不是因为合适。遇到过很多喜欢的,但是到了该结婚的年龄又都是因为最适合的结了婚,结了婚又因为责任而过了下去。所以“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就成了经典。
或许方鸿渐也不想这一生遇到这四个女人,不想与她们产生爱恨情仇(准确的说是五个,还有他未见面就死去的未婚妻),如果能遇到有着鲍小姐风情万种的、有着苏文纨才华的、有着唐晓芙纯情的、有着孙柔嘉温良恭惠的…但…也只能是如果…其实从热恋到磨合再到长久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互相磨合、互相体谅、互相理解、互相包容、互相信任是所有感情都应该认真对待的,不是所有感情都会一帆风顺,也不是所有感情都会热情似火,在一起久了就知道两个人相处真的是一个很大的学问。
当然书中可探讨的东西太多,可以思考的文章大把存在。作者在《围城》初版的序言里曾自述创作意图说:“我想写现代的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毋庸置疑的经典之作,每个阶段读来大概都会有不同的感触。每次却都是真实摊开,刺到骨里…
只是今日,我从《围城》里读爱情。
喜欢她的文章就赞赏她!
作者:秦思佳
欢迎投稿:dxsyz
.北京权威看白癜风医院福州白癜风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