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莫忽视七种糖尿病并发症

年11月14日是第11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女性与糖尿病——我们拥有健康未来的权利”。

糖尿病

DiabetesMellitus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全身性代谢疾病,主要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缺乏或由于身体对胰岛素的需求量增多而造成的胰岛素相对不足,从而导致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的一种综合病症。

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并发症。根据发病的缓急以及病理上的差异,糖尿病的并发症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急性并发症来势汹汹,处理不当就会危及生命。而慢性并发症来得较为隐蔽,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发生,早期尚可逆转,晚期必受其害。

并发症一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临床症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是体内胰岛素严重缺乏引起的高血糖、高血酮、酸中毒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为极度烦渴、尿多,明显脱水、极度乏力、恶心、呕吐、食欲低下,少数患者表现为全腹不固定疼痛,有时较剧烈,似外科急腹症,但无腹肌紧张和仅有轻压痛,头痛。精神萎靡或烦躁、神志渐恍惚,最后嗜睡、昏迷;严重酸中毒时出现深大呼吸,频率不快,也无呼吸困难感,呼气有烂苹果味。脱水程度不一,双眼球凹陷,皮肤弹性差,脉快,血压低或偏低,舌干程度是脱水程度估计的重要而敏感的体征。

解困计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危及生命,发现症状,必须住院接受治疗。

并发症二

糖尿病神经病变

临床症状: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病变可累及中枢神经及周围神经,可分为远端对称性感觉运动性多发神经病变、自主神经病变、急性疼痛性神经病变、脑神经病变。其中远端感觉神经病变是最常见的病变,占所有糖尿病神经病变的50%以上。

先兆:①肌肉损害,表现为骨盆带、肩胛带及四肢近端肌肉萎缩,糖尿病伴有低血钾时可有低钾性麻痹;②周围神经病变,以多发性神经炎最多见,表现为两侧对称性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及共济失调。

解困计策:控制好血糖的同时,经医生同意,可适量服用一些维生素、改善微循环的血管活性物质。一些患有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患者,会有凉、麻、痛等感觉,如果疼痛难忍,千万不要自行服药,要听取医生的意见。以免错服。

并发症三

糖尿病性脑血管病

临床症状:糖尿病性脑血管病是由糖尿病所引起的颅内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发生率较非糖尿病人高出一倍。其临床特点是脑梗塞、脑血栓形成等缺血性病变多见,而脑出血较少。另外在糖尿病脑血管病变中,中小动脉梗塞及多发性梗塞多见,椎-基底动脉系统比颅内动脉系统多见。

先兆:①突然口眼歪斜,流涎,说话不清,失语或语不达意,吞咽困难,一侧肢体乏力或活动不灵活,持物跌落,走路不稳或突然跌倒;②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头晕伴恶心呕吐;③面、舌、唇或肢体麻木或有异物感,或有耳鸣或听力改变;④意识障碍;⑤全身疲乏无力,虚汗,低热,胸闷,心悸等。

解困计策: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的防治和非糖尿病者基本相同,但态度应该更积极,措施应该更得力。必须及早发现并有效地控制糖尿病,以延缓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和发展。一旦发生脑卒中的临床表现时,应立即采取溶栓、扩容等急症处理措施,尽量减轻脑卒中带来的危害。

并发症四

糖尿病心肌病变

临床症状:糖尿病心肌病是糖尿病患者所特有的心脏病,尤其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糖尿病心肌病和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等,可表现为心绞痛、进行性心功能不全,常有房性奔马率和室性奔马率出现,极易发生心力衰竭,检查可发现心脏增大,超声心动图检查可见左心室搏出量显着减少等。

先兆:①胸闷、气短,或者原为阵发性变为持续性;②心绞痛或者心前区不适感。

解困计策:定期检查心肌抗核抗体,以排除自身免疫反应,若发现自身免疫心肌病应早期采取措施,防止心肌的继续损害;适量的体育运动增强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功能,冲刷与按摩血管内膜。

并发症五

糖尿病足

临床症状:糖尿病足是指因糖尿病血管病变和(或)神经病变和感染等因素,导致糖尿病患者足或下肢组织破坏的一种病变。糖尿病足的症状和体征因病程和病变严重程度而不同。轻者只有脚部微痛、皮肤表面溃疡;中度者可以出现较深的穿透性溃疡合并软组织炎;严重者在溃疡同时合并软组织脓肿、骨组织病变,脚趾、脚跟或前脚背局限性坏疽,甚者可以出现全脚坏疽,最终引起血管完全闭塞或严重感染保守治疗无效,实行截肢手术。

先兆:①脚趾甲变形、增厚,足部冷凉、浮肿、麻疼;②双脚感觉总有一层薄膜贴着皮肤,脚踩棉絮感;③走得时间稍长就会有下肢疼痛等。

解困计策:看医生的同时,每天坚持小腿和足部运动半小时左右,以改善下肢血液循环;每晚睡前用温水泡脚,并观察外表有无异样表现,是否有细微的损伤,如擦伤、裂伤、水疮等,要特别注意检查脚趾缝及脚底。

并发症六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临床症状: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毛细血管并发症,它是糖尿病致盲的重要原因。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有五个基本病理过程,即:视网膜毛细血管微动脉瘤形成、血管渗透性增加、血管闭塞、新生血管和纤维组织增生、纤维血管膜收缩。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损害,在早期只是视网膜上有小的血管瘤或出血,视力无明显变化;当出血较多,又有渗出甚至产生增殖性视网膜炎,此时视力会受到严重损害,甚至失明和眼球萎缩。

前兆:①视力减退,特别是夜间视力下降明显,或近视程度加重;②视物模糊、有闪光感,看东西出现重影;③上睑下垂,眼球运动受阻;④眼前有块状阴影漂浮;⑤视野范围较以前明显缩小。

解困计策:针对糖尿病眼底病变,要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一旦确诊为糖尿病患者,便要进行定期的眼底照相,以及时发现微血管瘤病变。

并发症七

糖尿病性肾病

临床症状:糖尿病肾病早期一般没有明显症状,其发生率随着糖尿病的病程延长而增高,会出现持续蛋白尿、水肿、高血压、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进而引起肾功能不全和尿毒症,严重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糖尿病性肾病分为五期,前两期基本并无明显症状,只能通过一些具体指标来发现,进入四期后,疾病就很难再受控制,以至于持续恶化到尿毒症的阶段。

前兆:出现微量蛋白尿。

解困计策: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干预十分重要,发现糖尿病以后,要经常筛查。糖尿病肾病最关键也是最早的一个症状就是微量蛋白尿,因此,对每个糖尿病患者,都要经常检测尿蛋白。

专家表示:很大一部分糖尿病病例是可以预防的,只要在生活方式上采取简单易行的措施,就能有效预防或延缓2型糖尿病的发作,2型糖尿病患者通常超重和久坐不动,这两种状况加剧了患者对胰岛素的需求。保持正常体重,从事有规律的体力活动,并注重饮食健康,即可降低患糖尿病风险。

作者:阮丹丹

图片:网络

责编:康瀛月

主编:宋德宝

刊期:第期

公众平台掌上App

+

给我一条线索

还你万般精彩

传播健康好资讯,畅想人生正能量!

投稿邮箱:

qq.







































北京最好白癜风知名医院
呲美莫司乳膏



转载请注明:http://www.renrenkaoyan.net/yczz/1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