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十万家产的严监生,妻子王氏病重,小妾赵新娘尽心服侍,日日痛哭,屡次说要替王氏去死,天天在天井里虔心拜求神灵。感动得王氏说,就把你扶正了吧。赵氏听到这话,立刻派人把严监生叫了进来。赵氏知道王氏平时最爱扶危济困,所以用这一招攻心之计,成功上位。王氏病逝,赵氏“善始善终”,戏演到底,披头散发,哭得满地打滚。当然,这时也可以理解为赵氏对王氏有了一定的感恩之情。赵氏的演戏,情动于中,内化于心。
把戏演到骨子里的,是王德王仁,严监生的两位妻舅。严监生说要把赵妾扶正,王德王仁脸就“木丧着”。然后吃饭,严监生心里明白两位妻舅不愿意,所以暂且不提扶正的话。吃完饭把王德王仁叫到密室,借说为岳父母修坟,把王氏的积蓄送于二位妻舅,一人一百两银子。又说还有些王氏的首饰,要送给王德王仁媳妇,然后严监生出去办其他事。
再回来见到王德王仁,俩货眼都哭红了。一个盛赞妹子大仁大义女中豪杰,才有这种主动把妾扶正的决定,一个说合乎儒家大义,他们要代圣贤立言,为天地立心,又说扶正仪式必须大操大办,让所有人都没话说。就因为一百两银子,王德王仁灵魂就变了,从坚决反对到主动献计献策,甚至上升到大义上去。严监生又给了二人五十两办事的银子,俩货“义形于色”地去了。“义形于色”四个字,真绝了,真把不要脸的事当成长脸的事,郑重其事地去办了。这是两个出卖灵魂的人,而且演技绝佳,也是内化到骨头里的。而严监生是这场戏的导演,他把两位妻舅拿捏得死死的。
这里严监生显然不是个吝啬鬼,为了办事,他是极舍得花银子的。世人多认为严监生抠门,显然是搞错了。
赵氏虽然扶了正,得了十万家产,但好景不长,跟祥林嫂似的,先是丈夫严监生死了,接着三岁的儿子也死了,作为女人的赵氏失去掌握家产的资格。于是想过继严贡生的第五个儿子。但霸道的严贡生,直接把从省城结婚回来的二儿子两口,送到了严监生家,一脚把赵氏踢开,公然鹊巢鸠占。严贡生是流氓无赖恶棍恶霸,虽满嘴仁义道德,却一点武德都不讲。
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穿了一身破烂的周进中举之前,在衮州府汶上县薛家集坐馆,被秀才梅玖公然嘲笑,最终被家长们撵走了。后来在贡院,在号子里一头撞死,救过来,又一头撞去,没撞死,开哭,从一号哭到二号哭到三号,满地打滚。读书人未发迹前人生的屈辱,在周进的又撞又哭又打滚的行为里,表现得入骨三分。小说对人性的描绘,真是让人感叹再三。
范进中举前,被岳父胡屠户天天骂:把女儿嫁给你,真是倒了八辈子霉!范进去找胡屠户借赶考路费,胡屠户上来说:也不撒泡尿照照,凭你就想天鹅屁吃!未发达前的范进也是受尽白眼与精神凌虐,被社会吊着毒打。待到中举了,范进两手一拍:中了,中了!一眨眼就欢喜成了疯子。胡屠户立马改口,得意非凡地说他早就慧眼识珠,当年多少名门大户结亲,都没同意,就把女儿嫁了范老爷。
范进中举之前,穷得丁当响,没人问没人管;中举之后,送田的,送房的,送家用的,主动投靠当奴仆的,都来了。围绕权力和地位,演了多少悲剧喜剧闹剧滑稽剧。
二、小说的讽刺也很精彩严贡生首次登场,是碰到来高要县的张静斋范进。严贡生就吹嘘历届县令对他如何看重,因为他从不占乡邻一丝便宜,是道德模范。正说得兴头,小厮走来说:邻居家来闹了,要把猪要回去。作者立刻戳穿了严贡生的道德嘴脸,邻居家猪跑到他家,他就圈住不放非要据为己有。但这等猪狗一样的货色却能洋洋自得地大讲自己是道德模范!
范进做了山东学政,幕客蘧景玉讲了个笑话,说何景明(明代前七子之一)说“四川如苏轼的文章,是该考六等的了”。因为何景明是厌恶八股取士的颟顸的,他的意思是苏轼的大才,在八股文标准下,苏轼的文章根本不入流的。范进听了道:“苏轼既文章不好,查不着也罢了。”范进竟然连苏轼都不知道的。《儒林外史》讽刺死读八股文、中了举做了主考官的范进之流,竟然是没有常识的傻缺。
其他如被吹嘘成有“管乐的经纶,程朱的学问”的权勿用,实际真是个狗屁不通的超级二蛋;侠客张铁臂是个拿猪头冒充人头,只会骗一点小钱的江湖骗子;匡超人借超级孝行和深夜苦读博取名声,借此出人头地。小说中很多人做事,比如举业中人就把中进士看作人生一切,都是相当魔症的。《儒林外史》写了众多人物,几乎处处是让人齿冷的人性和辛辣无情的讽刺。
当当网包邮儒林外史九年级下初中生淘宝月销量¥37.35购买很多年前读过两遍《儒林外史》,或许因为年龄与阅历不够,直读了个雾花水月,一片朦胧。如今再看,不得不拍案叫绝。鲁迅小说的讽刺,以及钱钟书《围城》的讽刺,都是学的《儒林外史》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