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急救,健身必修。
作者/晟杰
编辑/GymSquare编辑部
虽然在概率论上,健身房会员遭遇意外伤害的次数可被忽略,但从门店经营来说,仅一次意外事件就会产生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
在此前,已有包括杭州、南京等地的健身房,陆续被官媒报道发生会员心源性猝死事件。事发地的健身房通常被划分大部分责任,原因在于未积极采取应急措施,以及未主动警示安全风险。
换句话说,急救科学很大程度是被健身房忽视的。
即使急救有效性显著,但面临突发情况,很少有教练员会正确执行心肺复苏,或使用AED除颤等大幅提高患者生存概率。而心脏骤停的黄金抢救时间往往在4分钟之内。
梳理健身房的急救科学本质,其实是更重要的风险管理组成。因为这关乎运动健身的意外风险可能,以及健身房本身应承担的责任义务。
当上海互联网公司47岁员工意外猝死于公司健身房外被热议时,更多人将目光转向高压工作后,进行高强度运动的意外形成可能。
剖析现代人在健身房的运动风险因素,包含了熬夜、突击运动等。举例来说,睡眠质量锐减,将导致心脏供血能力等相关指标降低,而伴随心律失常,高强度运动时急性心脏病风险或提升。
而落到健身房,主动规避会员运动伤害发生,是应当履行的责任义务之一。
无论是说明、标明潜在的健身运动风险,还是安全事故发生后尽安全保障义务,都在中国现有的法律法规中被明确规定。甚至从过去多起健身房运动安全事故来看,法律裁定责任的核心依据,都在于经营者是否及时履行安全保障义务。
掌握急救科学,对于一家健身房来说并非可有可无,相反,应成为重要的风险管理项目。而作为健身的必修课,科学急救是人人应具备的技能。
健身房忽视的
急救科学
作为有一定安全风险的大众服务场所,掌握急救科学,很少被作为健身房运营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