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经济半小时》先后专题聚焦广平县脱贫攻坚。年10月14日,广平县在全国扶贫日驻村帮扶论坛上作主旨发言,《人民日报·民生周刊》全文转载报道。中央电视台、新华网、光明日报、河北日报等国家和省级主要媒体,先后报道了广平县脱贫攻坚的经验做法。省、市领导到广平县调研时,对广平县脱贫攻坚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
一、责任就是那句庄严的承诺
广平县位于河北省南部、邯郸市东部,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地带,全境地势广阔、平坦,县域面积平方公里,耕地35万亩,辖7个镇个行政村。历史悠久的广平县,贫困县的帽子也戴了许多年。为了让群众早日摆脱贫困,历届县委、县政府领导为之付出心血和汗水。
单树服看望“一帮一”贫困户广平镇寨里村杨会淳。
广平县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最大的民生、最大的机遇、最大的挑战,按照“输不得、慢不得、粗不得、假不得”的“四不”要求,举全县之力、集全县之智,拉开了决战脱贫攻坚的序幕。也就是此时,广平县设立了脱贫攻坚指挥部。年1月任广平县政府副县长、政府党组成员的单树福受命兼任脱贫攻坚指挥部指挥长。“全县脱贫攻坚工作的根本出路在哪里?”上任伊始,单树福就走遍了全县37个建档立卡重点村,入农户、到田间,访民情、寻良策,日夜思考着广平县这个平原农业县的脱贫之路。“产业扶贫”、“四个联结”模式、增收减支等扶贫思路逐一明晰并加以实施。
单树福到种植大户大棚调研带动贫困户就业情况。
年,单树福创新性提出,在扶贫工作领域首创和实施“一站一室”工作机制,即镇设扶贫工作站,村设扶贫工作室,建立了上下统筹、齐抓共管的大扶贫格局。31个县级干部组成31个扶贫专班,将周六定为“走贫日”,“倒金字塔”帮扶模式,“巡查制度”“四级倒查”“十天工作法”“一赛一考”等措施相继实施。年1月,单树福调任县政协党组书记、主席。职务虽然变了,肩上的责任没有变,按照县委安排,他继续兼任全县脱贫攻坚指挥部指挥长。“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单树福说,“牢记总书记嘱托,就是再难再累也要啃下这块硬骨头,让全县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贫困群众,都过上幸福的生活,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更是共产党人的责任与担当!”
二、“造血式”产业扶贫的广平实践
胜营镇马宋固村曾经被贫困紧紧缠绕,群众为生活愁在眉头,村“两委”干部为贫困急在心头。如今,马宋固村已经成为全县有名的设施蔬菜种植专业村,依靠温室大棚种植黄瓜等设施农业走上了致富路,余人实现脱贫致富。手头有了余钱,部分群众翻盖了新房,有的还购置了农用车。
单树福到贫困户家中调研产业扶贫情况。
“脱贫,必须要发展产业,产业扶贫才是广平县最持久、最根本的脱贫路径。”年,单树福提出“产业扶贫”整体思路,得到县委、县政府的充分肯定,并把发展设施果蔬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产业。当年,全县新发展设施果蔬1万余亩,形成了“一带七区二十一个特色村”设施果蔬发展新格局,果蔬规划区里的种植户,人均增收首次突破了万元大关。年,单树福在全县大力推进“造血式”的产业扶贫,着眼可持续发展,以提升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能力为抓手,以集中连片为重点,按照“政府引导、群众参与、龙头带动、市场运作”的模式,采取“龙头+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运作模式,形成了“县有龙头企业、村有合作组织、户有增收项目”的产业扶贫发展格局。十里铺乡后堤村贫困户郝全金逢人便说:“产业扶贫让我尝到了甜头,致富有了劲头,生活有了奔头。”他学习掌握大棚种植、育苗技术,建起了1个温室棚、2个大拱棚,当年收入6万多元,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广平县的扶贫经验得到了省委领导同志的肯定,在全省推广。《平原农业县“造血式”扶贫的新探索》在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扶贫开发》杂志刊发,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这一年,因扶贫开发工作成绩突出,省政府奖励广平县万元。
三、扶贫创新机制的创新探索
脱贫攻坚是一次前无古人的壮举。单树福说,这是一场必须打赢、没有退路的背水之战。要打赢这场硬仗靠的是勇于担当的精神,靠的是铁的纪律。广平县在扶贫开发工作中,不断创造新机制、新模式。年,在全县已设立扶贫攻坚指挥部的基础上,单树福创新性提出,在扶贫工作领域首创和实施了“一站一室”工作机制。很快,全县7个乡镇全部建立了扶贫工作站,由一名乡镇主管副职和3名具体人员组成扶贫专干,承接县扶贫攻坚工作指挥部的任务安排、推进实施,督促指导村一级扶贫工作推进。全县37个贫困村全部建立扶贫工作室,由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驻村工作队、村会计4人组成专班、集中办公,负责完成乡镇扶贫工作站的业务安排。这一机制,打通了扶贫工作的“最后一公里”,畅通了工作渠道,有效整合了一线工作力量。这一经验做法被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刊登。
单树福到金鸡产业园调研产业扶贫情况。
年,单树福在全县积极推进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努力实现让龙头企业串起贫困户,抱团闯市场,“四个联结”扶贫模式在探索中完善:一是“合同联结”。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贫困户签订产销合同。邯郸市富硒农产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与余户农民签订了富硒小麦订单种植合同,农户按订单生产,公司按合同收购,带动全县5万余亩富硒小麦、黑小麦种植,每亩增收—元。目前,广平县70%以上的贫困户实现了订单式生产。二是“合作联结”。通过组建农业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等合作组织,吸收农民入社。广平县满秋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南阳堡镇投资0多万元流转土地余亩,吸纳群众成为社员,创建了秋赋扶贫果蔬种植基地,统一收购社员生产的农产品,带动周边0余户发展设施果蔬产业。三是“股份联结”。农民以土地或资金入股,农民既是企业的股东,又是企业的打工者,既能参与股份分红,又能获得打工收入。东张孟乡牛庄村创建了广平县吉丰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一期建成占地20亩的双孢菇种植基地,吸纳28户贫困户以资金入股,发展股份合作经济。四是“劳务联结”。农民以产业工人的身份进入现代园区、龙头企业务工,获得劳务收入。年,广平各类龙头企业提供就业岗位1.5万个。在务工的过程中,农民学到了技术,由“就业”转为“创业”。大马庄村马千国经过几年学习,利用创业贷款支持,建起了5个温室棚和3个钢架棚,年收入10万元左右。“四个联结”扶贫模式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一致好评,在全省推广学习。
四、增收减支的“加减法”运算
“精准扶贫,不落一人。”以产业扶贫为主线,单树服通过增收减支的“加减法”运算,持续加快贫困户增收致富步伐。广平县通过订单式扶贫、“三金”式扶贫、股份合作式扶贫、电商扶贫、旅游扶贫、“微游”品牌扶贫、金融扶贫、教育扶贫等七种模式做“加法”,取得了丰硕成果:培树了“微游”品牌,衍生了一批新业态、新产业,规划实施了南北中3条精品一日游线路;成功争列国务院扶贫办与德青源合作推动的国家金鸡产业扶贫项目,建设亚洲单体规模最大的万只蛋鸡养殖园区,直接带动余人就业,1万余名群众长期稳定脱贫;建设了规划占地亩、招生规模可达1万人的职业教育园区,与中国北方教育集团和钓鱼台国宾馆合作办学,中组部、中国扶贫协会在此设立“贫困村大学生村官培训基地”;引入中国电商三大巨头之一的中国网库,将区域电商中心和中国蛋品网、中国缮食纤维网、中国富硒食品等单品产业的全国认证中心、数据中心、网上集散交割中心落户广平;刘贵芳爱心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全国推广……
单树福调研乡村旅游与扶贫。
在单树福的提议下,广平县在精准施策,全面做好教育减支、医疗减支、住房减支、政策兜底等减法,以减支促增收。对全县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高中教育阶段学生和贫困大学生全部进行资助,建档立卡贫困学生享受教育救助政策比率达到%。年对全县贫困家庭在公办幼儿园或普惠性幼儿园就读的名幼儿,共发放资助金74.4万元。对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寄宿生,按照“两免一补”政策对名中小学生发放生活补助80.4万元,按照“三免一助”政策资助名普通高中和名职业高中生71.27万元。对年新入学的17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大学生,每人获得“泛海助学行动”资助金0元,共计8.5万元;为50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大学生受理了生源地助学贷款,总贷款额度33.22万元;在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大病救助三重医疗保障基础上,在全市6个贫困县率先拓展第四重商业医疗保险,实现了医养结合、“先诊疗后付费”、“两优先一服务”、“一站式”结算、家庭医生签约全覆盖。截止年底,全县共有人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享受到“一站式”报销结算服务,基本医保报销.28万元,贫困户看病住院费用报销达%,因病致贫、返贫得到很好控制;对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巡查走访,对符合危房条件的实施改造,确保全县建档立卡户无危房。年共投入资金.5万元,改造危房户,其中新建户,修缮加固1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82户已全部完工;开展了精准低保专项行动,共清理不合格低保人口人,推进低保政策与扶贫政策“四个衔接”。年农村低保标准调整为元,高于国家扶贫标准0元。
单树福到贫困户家中调研大病救助情况。
五、八年扶贫路上的甘苦自知
八年来,作为广平县扶贫攻坚指挥部指挥长,单树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了什么是奉献,回答了什么叫担当。
单树福带队赴河南清丰县考察学习菌菇产业发展。
为加快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步伐,破解在菌菇产业发展中遇到的管理、技术等瓶颈问题,年6月3日,单树福带领县扶贫办、七镇镇长及37个贫困村党支部书记赴河南清丰县考察学习菌菇产业项目。年以来,广平县在菌菇产业扶贫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初步形成了“产加销”于一体的产业扶贫格局。全县发展各类菌菇大棚余个,占地1余亩,吸纳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入股。然而,建设进度缓慢,贫困户参与度不高;发展不平衡,示范效应不佳;产业链条短,产品缺乏特色;专业人才匮乏,难以适应发展需要;监管制度、联结机制不完善,贫困户收益保障还需加强等也成为菌菇扶贫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单树福深入到胜营镇双庙村、冯营村,平固店镇大庙村,东张孟镇的牛庄村,广平镇寨里、兰村、西韩村、西关北、北贺庄、南贺庄等村,实地查看菌棚、走访群众,召开专题座谈会,深入了解产业扶贫发展现状、资金使用、产品销售、利益联结等情况,提出了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保障贫困户收益、加强专业技术培训、打造特色产品、创新种植管理模式等一系列改进措施,推动了菌菇产业更快更好的发展。年5月21日至6月14日单树福到赤城县帮扶,被赤城县聘为“脱贫攻坚工作顾问”,年赤城县代表河北省迎国检,取得优秀成绩,顺利摘帽。年4月13日,单树福带领广平县脱贫攻坚普查综合试点驻承德县普查工作组全体成员风尘仆仆入驻承德县,开始了为期5天的普查工作。所付出的努力、所体现出的态度、所发扬的作风、所取得的成效为当地群众和各级扶贫干部所称赞。承德县委、县政府致信感谢。八年扶贫路,甘苦心自知。年,单树福年迈的父亲因糖尿病、冠心病住院治疗。作为家里的长子,本该守候在老父亲的病床前,但是面对全县繁重艰巨的脱贫攻坚任务,他没有请过一天假,照顾父亲的征途落在了兄弟姐妹肩上。年初,单树福的父亲病情恶化,医院的重症监护室,这一次他向县委请假,害怕如果老父亲这次真的去世了,他将痛苦一辈子。就是这样,他还每天坚持通过电话听取和调度全县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单树福动情地说,“惟愿广平不再有贫困,惟愿广平三十万儿女携手奔小康。”
推荐阅读来源:党报头条
编辑丨李楠
我就知道你“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