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回我们说到子痫前期,这个常见疾病,而且也是造成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不过我们不是谈到子痫前期的危险性,而是说起产后的妇女,可能因为层间患有子痫前期而有心血管疾病风险,应该早期检查,早期预防,戒烟减肥,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尽可能预防或者延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这一次我们说一说这个在全球发病率可达10%的子痫前期(也就是10个女生有一个,班级若是30个姑娘,患子痫前期的风险可能大概有三位,不过这只是个比方,高寒高原地区可达1/5发病率)之后可能出现的围产期心肌病。
围产期心肌病(peripartumcardiomyopathy,PPCM)是发生在过去没有心脏病史的妈妈们妊娠最后1个月到产后5个月内出现的心肌受累性疾病,美国亚裔产妇中大约每次分娩有1例产妇发病,总的来说是一个相对少见的疾病,但是患病产妇的病死率可高达16%。
一般来说,这类妇女要么在确诊6个月内恢复,或者发病6个月后LVEF仍持续减低,病情不断加重直到死亡。
怀孕,便是在身体里增加一个寄生物。
母亲需要给予持续营养和血液供给,在怀孕32周左右,血液循环中的血量达到高峰,母亲接受第一次生死考验,分娩时刻,血液循环、心脏功能再次经历巨大考验。
这就像在打牌,天生牌好的,凑够了分量,打出这手好牌,赢得胜利。牌不好,前期又不会聪明出牌,过早地消耗了身体的承受能力(肥胖、吸烟等增加了心血管隐性病变),等到关键时刻,无牌可打,败下阵来。
高龄、多次妊娠、多产、多胎、妊娠高血压或子痫前期、社会经济地位低下等都是围产期心肌病的危险因素。
所以,好好工作,努力挣钱,阳光灿烂时修屋顶,年轻力壮时生娃。
阿紫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