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传来一则让人无比心痛的消息,黑龙江哈尔滨医院心内科医生陈彦东不幸深夜猝死,年仅40岁,留下了同是医生的妻子,还有不到一岁的孩子……
睡前还正常的他突然面色紫青
妻子尽全力抢救仍无力回天
陈彦东的妻子也是一位医生,据她回忆,当天晚上10点多,二人睡觉前,陈彦东还好好的。半个小时后,她发现陈彦东不对劲,“面色青紫,仿佛断了气。”心肺复苏、人工呼吸、拨打,她尽一切努力抢救爱人,却失败了。
医院天天面对生死,可她从没想过这一刻会发生到自己和爱人身上,他才40岁,他们的孩子还不到一岁。“你救了那么多人的命,却没救活自己。”从老家赶来的陈彦东的父母趴在儿子床头啜泣。
每天忙到连轴转
最常吃的就是冰凉的饭
年,陈彦东来到哈医大一院心内科,每天他都要在7医院,因为8点进入导管室前,他要查房。除了自己的患者,他还要操心下级医生的患者,加起来30多人他都要亲自看一遍。
8点之后,导管室内,陈彦东作为主刀医生,每天平均要为十几位冠心病患者做心脏支架手术,一台手术1个小时。手术间隙,他还要抽时间去其他科室会诊。
“每天连轴转,没有喘息时间,午饭经常被省略掉,最常吃的就是冰凉的饭。”赵继义说,陈彦东与主任一组,接诊的通常都是危重病人,他们的病情变化快,压力更大。每天手术后,陈彦东都不回家,医院整理病历到九、十点钟,“就算回到家,吃口饭,还得学习”。
经常熬夜的人
是猝死的高发人群
医生介绍,心脑血管堵塞是引发猝死最常见的疾病,而且发病年龄也有年轻化的趋势。很多人总能找到这样那样的熬夜的理由:工作、看剧、游戏……也总抱着侥幸心理:我还年轻,我身体很好……殊不知,疾病已在不知不觉中找上了他们。
现在,白领、IT从业者、经常熬夜的人已经成为猝死的高危人群。久坐、抽烟、喝酒、应酬、精神高度紧张或过度焦虑,这些不良生活方式,使发生猝死的风险越来越大。
猝死前六大征兆,如果出现千万当心
如果出现以下征兆,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多加预防。
1
近期出现或加重的胸闷
如果近期突然出现活动后胸闷,休息一段时间可缓解,这种现象提示您可能患有冠心病。突然出现的症状表明冠状动脉内的粥样硬化斑块还不稳定,随时有可能发生破裂,导致急性心肌梗死。
如果以前就偶尔有胸闷的症状,近期症状变得更加频繁,程度更加严重,同样说明以前尚属稳定的斑块目前出现了小的破损,并且随时都会发展为大的破损,导致急性心梗的发生。遇到这种情况,医院就诊,并进行药物或手术治疗。
2
心慌
心慌往往是心率加快的主观感受,不定期出现的心率加快通常是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结果。多数心律失常的危险性较小,不会引发猝死,但如果是频繁发作的室性心律失常,则有发展为室颤的风险。
另外,很多老年人出现心慌是房颤作祟,如果房颤伴发心脏传导疾病,也很容易发展为室颤。室颤发作后,数分钟之内就会导致死亡。因此,频繁心慌发作也应及时就诊。
3
心跳过缓
心脏的跳动是由特定的起搏细胞发起的,起搏细胞功能变差就会导致心脏跳动速率减慢,严重时会引发心脏停搏。起搏细胞功能会随年龄增长逐渐变差。
老年人应定期监测血压、心率,如果出现心率小于50次,血压变低,就很容易出现长时间的心脏停搏,导致猝死。
4
晕厥
晕厥是猝死的重要前兆,多数晕厥是由于心跳突然减慢或停止,导致脑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常见的原因包括窦房结疾病、房室传导阻滞、迷走神经张力过高等。
晕厥有时持续几秒钟后能自行恢复,如果不能恢复,便会造成猝死。因此,出现不明原因晕厥后应非常警惕,尽快查明原因,防止下一次晕厥甚至猝死的发生。
5
不明原因的疲乏
猝死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也会发生。很多年轻人工作压力较大,常出现疲劳,属于正常情况。但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疲劳、乏力,或伴有胸闷、水肿,则应警惕猝死的发生,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心肌炎或心肌病造成的。
6
眼前发黑和肢体麻木
脑卒中也是引起猝死的重要原因。有些卒中起病急骤,几分钟内就会发生肢体瘫痪、血压增高,这种情况下,患者若及时就诊可挽救生命。但有些脑卒中起病缓慢,早期只有轻微症状,患者并不在意。一旦进展,可能引发猝死,因此需要多加留心。
如果身边有人晕厥,我们可以通过胸外按压以及AED来帮助他们复苏心肺,提高生存的几率。胸外按压和AED该如何操作?看视频学习!
胸外按压和AED——国家应急广播
很多人在听到医生,特别是年轻医生突然离世的消息后,第一反应就是“医生怎么也会猝死?”其实在健康面前,医务工作者并没有豁免权,他们的患病风险甚至比普通人群高,医生的工作性质决定了这一群体,精神紧张度高、压力大,让“医生”也逐渐成了“病人”。这样的新闻实在太让人心痛,好医生,一路走好!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