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丨外泌体microRNA

近日,发表在ScienceTranslationalMedicine期刊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在扩张型心肌病(DCM)猪模型中,心球样细胞团源性细胞(CDCs)分泌的外泌体可以改善心脏功能并减少心肌纤维化。为此,NatureReviewsCardiology期刊在ResearchHighlight专栏也发表了题为Exosome-derivedmicroRNAsimprovecardiacfunction的评论文章,强调了该研究成果的重要意义。

该研究中,总共40头患有DCM的猪被随机分配以接受安慰剂或不同剂量的CDCs,并通过非闭塞性输注将这些药物递送至三个冠状动脉。治疗1个月后,与安慰剂组相比,两种剂量的CDCs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升高,心肌纤维化显著降低。有趣的是,用GW预处理以阻断外泌体释放的CDCs移植到猪体内,并没有改善心脏功能或消除心肌纤维化。

图片来源于:V.Summersby/SpringerNatureLimited

研究人员对5名患有DCM和LVEF降低的儿童进行了CDC输注的临床安全性和治疗效果的研究。1例患者在CDC注射后24h出现严重不良事件。但是,在随访的12个月中,没有患者死亡或持续性心室性心律失常。CDC输注在12个月时增加了LVEF,而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左心室容积均未改变。

患者来源的CDC外泌体中富含几种microRNAs。随访12个月后,外泌体miR-a-5p的表达水平与心肌纤维化和细胞外液容积减少呈正相关。

“我们的工作呈现了一种新的范例,即移植的细胞可能会在移植后不久通过释放的外泌体分泌一组具有心脏保护作用和促血管生成的microRNAs,”该研究的通讯作者HidemasaOh评论说。“在我们筛选的候选microRNAs中,miR-a-5p富集于供体细胞外泌体中,我们在猪模型实验和人体研究中证实了其在心肌修复中具有一致的生物学功能。直接递送外泌体来源的microRNAs可能是下一代无细胞再生疗法。”HidemasaOh总结道。

参考文献链接:




转载请注明:http://www.renrenkaoyan.net/jbgs/63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