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救治心脏骤停1例报告

北京白癜风的费用 http://m.39.net/pf/bdfyy/
成功救治心脏骤停1例报告

题记:几天前遇到一个患者,对医生充满了敬意与感激之情,聊天中把我带到了12年前抢救室的场景......急诊室不分春夏秋冬、不分昼夜,只分病情轻、重、缓急,

急诊的温暖只有经历才懂,

急诊的辛苦只有岁月可签,

向一直守卫急诊的医、护致敬!

你若健康,我便安好......

1.1病例介绍

-4-17:00

男,60岁,因“突发胸前区闷痛1.5h,伴意识丧失7min”入抢救室。入院前1.5h突发胸前区闷痛,自服麝香保心丸无缓解,由其家人驾车来我院求治,于途中6:53患者突发意识丧失,7:00到我院抢救室。

既往否认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否认吸烟、饮酒史。

1.2救治过程

1.2.1抢救室救治过程

患者颜面紫绀,意识丧失、呼吸停止,颈动脉无搏动,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GCS评分3分,就于抢救室地面立即展开抢救:持续快速有力地胸外按压(次/min,按压深度:4cm)、气管插管(球囊辅助呼吸8-10次/分),开通补液,心电监测示几乎一条直线,SPO2测不出,根据心电监测情况给予肾上腺素静推与J电除颤(单向)交替进行。

图片来自网络

7:05心电监测示:缓慢性心室颤动,

7:10出现紊乱性室性心率,

7:20心电监测上有自主心跳:96次/分,频发房早、偶发室早,血压:96/61mmHg(多巴胺维持下),病人紫绀渐好转,SPO2:98%,颈动脉有搏动,心音较弱,将患者抬至病床上,同时呼吸机辅助呼吸,当天四个值班医生和随后赶来的心内科会诊医生共有5位医师参与抢救,一人持续胸外按压(约2分钟轮换1人次),一人负责电除颤,一人负责心电监测,一人负责用药,一人球囊辅助通气,每人至少做了两轮5个CPR,直至有自主心跳,期间电除颤8次,肾上素用了10mg,胺碘酮mg,多巴胺mg等抢救用药。

在药物维持下至7:40病人生命体征基本稳定,床边心电图:窦性心律,偶发房早,室内差异性传导阻滞,急性广泛性前壁心肌梗死,下壁心肌缺血,加用抗凝、扩冠治疗,同时给予脑保护治疗。

8:30病人对压眶刺激有缩手反应,

9:00病人烦燥,

10:00有自主呼吸6-8次/分,

11:00神志转清,语言刺激有睁眼,示意可有轻微点头反应,此时GCS评分10分。

图片来自网络

辅助检查:血气回报(胸外按压期间采血)PH:7.20,PaCO2:23mmHgPO2:54mmHgSaO2:82%BE-18mmol/L,血乳酸:12.0mmol/L,血常规示Hb:g/L,WBC:16×/L,N:42.2%,PLT:×/L,CRP:5mmg/L。心肌酶:CK-MB:8.8ng/ml,肌红蛋白:.5ng/ml,肌钙蛋白:0.10ng/ml,血糖:12.5mmol/L,DD二聚体:0.37mg/L,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凝常规,胸片均为正常。

1.2.2CCU救治过程

病人于当天17:00时转入CCU,给予心梗后药物常规治疗,第2天心肌损伤标记物:CK-MB:.8ng/ml,肌红蛋白:.5ng/ml,肌钙蛋白:32.14ng/ml,第4天撤离呼吸机,行心超:室间隔厚度(肥厚心肌回声不均匀增强):14mm,右室壁:11mm,右室流出道内见湍流,右室流出道内径约为10mm,EF:0.69,入院第12天行CAG+PCI术,术中见LAD近段80%狭窄伴血栓,于病变处置一药物洗脱支架(Cypher3.5×28mm-stent),

第17天病人痊愈出院。

2.讨论

心脏聚停最常见为室性快速心率失常(室颤和室速),其次为缓慢性心率失常或心室停顿,较少见为无脉性电活动。继发于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及血流动力学异常的心脏骤停,即时死亡率高达59%-89%,心脏复苏往往不易成功。心脏骤停常是心脏性猝死的直接原因,在西方国家,心脏性猝死中约80%由冠心病及其并发症引起,而这些冠心病患者是约75%有心肌梗死病史,各种心肌病引起的心脏性猝死约占5%~15%。。此患由于急性广泛性前壁心肌梗死并有肥厚心肌病,于就诊前7分钟出现心脏骤停,经心肺复苏成功后,未留后遗症状在我院还属首例。其救治成功的关键是规范化胸外按压、迅速开放气道、尽早地电除颤,适时的药物复苏治疗。高频有效胸外按压,可以提供大致25%~33%的心输出量,维持非常关键的心脏和大脑少量血供,可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复苏成功率。该患当时就在抢救室地面展开抢救,有最佳的按压效果,人员足(5位医师是受过专业训练的急救医师),这样可减少疲劳对胸外按压质量和频率的影响。抢救过程中医师坚持不懈的努力、扎实急诊急救技术,也是此患抢救成功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此外在院外经历一段时间心脏骤停就诊的患者,可能高级气道迅速建立和不间断的胸外按压是同等重要,而人工通气道建立,实施每分钟8~10次的人工呼吸,可能更适宜病人需要的通气血流比值。还有在病人复苏中视心电监测情况调整用药,适时电除颤也是成功所不可缺少的。据此我们也深刻体会到CPR不只是一个单独的技巧而是心脏骤停抢救后一系列的评估和干预。

参考文献

1.叶任高,陆再英.第6版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4:-.

2.刘瑛琪摘译.钱方毅审校.5年美国心脏学会(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解读(一).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6,1(1):37.

3.RaúlJ.Gazmuri,VinayM.Nadkarni,JerryP.Nolan.ScientificKnowledgeGapsandClinicalResearchPrioritiesfor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andEmergencyCardiovascularCareIdentifiedDuringthe5Inter-nationalConsensusConferenceonECCandCPRScienceWithTreatmentRe


转载请注明:http://www.renrenkaoyan.net/jbgs/6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