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房颤?
正常心跳由窦房结发放“命令”,节律规整,频率在60-次/分,带动心脏规则、有序地收缩、舒张。
房颤,即心房颤动,是心房内多个部位争相发放“命令”,频率通常在-次/分。这些快速且不规则的“命令”使心室跳动也变得不规则:若心室执行了较多的心房“命令”,则会引起心室跳动过快;但太密集的“命令”也可能使心室来不及执行,从而引起停跳。
因此房颤患者的心跳往往一阵快一阵慢,一方面会使患者感到心悸,另一方面还会引起心脏泵血减少,导致脑部及其他器官得不到足够的血液供应,使患者产生气短、眩晕、身体疲乏等症状,严重者可能晕倒;但有些患者也可能没有症状,根本不知道自己患有房颤。
房颤很常见吗?
研究表明,在我国有超过1亿人患有房颤。房颤的发生率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据统计房颤病人在超过60岁的人群可达到5%,超过80岁的人群里可达到10%。
是什么原因引起了房颤?
房颤可以独立发生,但确实有一些危险因素可以增加房颤的发病风险。这些因素包括:
1、器质性心脏病,尤其是影响心房并使其扩大时;
2、心脏瓣膜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
3、甲状腺功能异常、酒精性心肌病等。
如何诊断房颤?
房颤时,医生用听诊器可以听到心音杂乱、不整齐,但窦性心律不齐、早搏、传导阻滞(即漏搏)等多种情况也可引起心音不齐,只靠听诊无法确诊。
那我们要如何诊断房颤呢?
心电图是目前无创检查中能够确诊房颤的最简便、有效的方法。从心电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快速颤动的心房波形和绝对不整齐的心室波形,从而确诊房颤。
心电图是健康体检的必检项目,无禁忌症,许多无症状的房颤患者都是通过体检时检查心电图发现的。
此外24小时动态心电图通过长时程的心电监测,可以观察心脏是否有过快、过慢甚至停搏的情况。
房颤需要治疗吗?
许多房颤病人因症状明显而寻求治疗。然而,即使没有症状,房颤也应该治疗——因为房颤时血液会淤积在心房内形成,如果部分血栓脱落,有可能引起血管堵塞,导致,轻者致残,重者有生命危险。
据统计,未治疗的房颤患者中风的发生率较普通人群增加5倍,死亡风险比心脏正常的人高出2倍。
如何治疗房颤?
三大目标
①预防血栓栓塞
抗凝药物可以预防血栓形成,从而降低房颤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是房颤治疗的基础。
②心室率降到正常
主要通过来实现。
③恢复窦性心律
主要通过和。
恢复窦性心律是治疗最理想的目标,但这一目标最难实现。当不能恢复窦性心律时控制心室率也是一种选择。无论选择何种策略,都要明确是所有治疗的基础。
若患有房颤,请及时咨询您的主管医生,以确定您的最佳治疗方案。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