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林的悲剧能否避免如果身边人面临生命

几天前,前甲A上海中远俱乐部总经理王国林在踢球时突然倒地失去意识,最终不幸离世。此事的发生令人惋惜,也引发了心脏急救“黄金四分钟”的讨论。

如果身边人出现了“心脏骤停”,你会作出正确的判断吗?作为普通人,我们如何操作AED?实施心肺复苏有哪些步骤?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黄金急救四分钟”方面有何差距?

今天,我们请来心内科副主任医师、上海瑞慈急救培训中心BLS主任导师李丹,从通俗易懂的角度为大家解读,如何赢得时间,挽救生命。

1、在运动过程中,如何判定一位运动者出现了生命危险?

如果我们看到一位运动者突然倒地、失去反应、没有呼吸,即说明出现了危及生命的情况。

2、对于出现生命危险的运动者,我们要如何进行施救,具体有哪些步骤?

如果运动者没有反应,立即呼救(包括呼叫周围的人帮忙及拨打,去拿AED);

在环境安全的情况下将运动者置于平卧位,评估是否有呼吸,如没有呼吸,立即开始CPR(胸外按压及人工呼吸),在AED到达后立即使用AED。

持续CPR及AED使用直至跑者恢复呼吸、心跳或专业救护人员到达。

3、很多人对AED并不了解,您能简单地介绍一下吗?

心脏骤停最常见的原因是室颤(一种心律失常)。AED全称自动体外除颤仪,是一种便携式的医疗设备,通过给予电击除颤使室颤终止,从而使心脏恢复跳动。

胸外按压、人工呼吸和电击除颤构成了现代心肺复苏术。

4、AED和心肺复苏的具体内容?

心肺复苏即CPR,由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两部分组成;

通过胸外心脏按压形成人工循环,结合人工呼吸以保证大脑及器官组织的血液及氧气供应。

AED是通过对心脏骤停者实施电击除颤,使自主循环恢复以提高生率。

5、目前,AED在上海的普及率怎样?

近几年上海AED普及率明显提高,部分地铁站、机场、大型购物中心、旅游景点及一些企业、大厦都配置了AED,目前全上海总数量近台。

6、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AED普及方面还有哪些差距?

虽然我国AED正在快速增加,但即使北京、上海,布点设置数量与发达国家相比也明显偏少;

并且,我国公众急救知识普及率低,很多场所即使有AED,公众也不会用,且都是上锁的,很难在四分钟内拿到并使用。

7、普通人怎样学会使用AED?

AED的使用很简单,操作均有图示及语音提示,即使未经过培训,也可以按指示完成操作。但是目前国内配置的AED尚不允许未接受过训练的非专业人员使用。公众可以通过参加初级急救培训、Heartsaver或基础生命支持培训来学习CPR及使用AED。

8、哪些机构可以提供这样的学习?

在上海,可以提供急救培训的机构有很多。上海红十字会、市医疗急救中心、第一反应、上海瑞慈培训中心、上海悦安急救培训中心、上海安刻急救培训中心、宏景国际、爱姆森等机构都可以提供急救(CPR+AED)培训。各大医疗机构也提供急救培训,但多针对专业救护人员。

9、许多人自身并不清楚自己的心脏是否有问题,或者在什么情况下被诱发,出现心脏骤停。

心脏骤停可以发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和任何年龄的人群。但相对来讲,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发生机率较高。

10、哪些情况下,需要额外注意“心脏骤停”可能发生的机率?

首先,要提高健康意识,每年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第二,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心梗、心衰、心肌病的人群相对出现风险较高,要定期检查,如有恶性心律失常需及时治疗;

第三,发生肺栓塞、中毒、溺水、气道梗阻、触电时易发生心脏骤停;

第四,高强度剧烈运动,如马拉松时发生心脏骤停几率增高。

第五,过度劳累、熬夜、过喜过悲也容易出现心律失常。

11、您的建议?

定期体检、劳逸结合、运动量力而行。

12、如何预防潜在的心血管疾病?

预防心血管病:改善生活方式、控制体重、适当运动,戒烟限酒,对体检中发现的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采取个体化治疗。

13、对跑步者而言,哪些方面更应该注意?

对于跑者:如果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不建议过量运动。

即使身体健康,运动也要循序渐进,不要极量运动,运动中如出现胸闷、胸痛、头晕,及时减速停止,医院就诊。

建议运动中监测心率,不要超过最大运动心率。

最大运动心率=(-现在年龄)×0.8

以下这些生命常识,你知道吗?

1、“心脏骤停”的最佳抢救时间和方式

要在事件发生的最初四分钟内进行有效的徒手心肺复苏(CPR)和必要的AED(自动体外除颤仪)除颤。

每延迟1分钟,患者的生存率就下降7%~10%,超过10分钟,生存率几乎为零,因此被称为急救的“黄金四分钟”。

2、目击者比医生更重要

在中国,人们长期以来把抢救病人寄托在医生身上,忽略了第一目击者、现场施救者。实际上,目击者才是急救“黄金四分钟”的人。

统计显示,我国急救系统平均城区内到达时间超过7分钟,很多患者都在救护车到来之前就失去了生还的机会。

如果目击者可以在第一时间提供专业的CPR和AED除颤,“心脏骤停”的抢救成功率将显著提高。

3、普通民众施救的免责保证

目前,上海、北京、宁波、杭州、南京、深圳六座城市出台纳入地方法规条例,鼓励、保护一些见义勇为的的行为,打消了公众不敢施救的疑虑,使施救者有了一定的免责保证。

在这方面,要提一下日本。日本规定,没有医生资质的普通民众,也可以进行AED施救,即使施救失败,也不用承担责任。

4、“心肺复苏四部曲”

判断——打——心脏按压及人工呼吸——除颤。

5、如何操作心肺复苏?

胸外心脏按压、打开气道、人工呼吸三步为心肺复苏的关键点。

操作重点:胸外心脏按压30次,人工呼吸2次。

依次循环,直至救护车和专业医务人员到场,复苏成功。

6、关于院内抢救与复苏

当心跳呼吸骤停患者送入急诊医学科,由多名医务人员组成急救团队立即给予胸外按压,电击除颤,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建立静脉通路,快速给予急救药品。当患者自主心跳恢复后,立即转入进一步的高级生命支持治疗,如:脑保护、原发病的治疗等等。

7、我国的现状

在我国,目击者直接参与心肺复苏极少。对于心脏骤停的发生,普通目击者识别困难,对于基本生命支持技能更是匮乏。

群众对于AED非常陌生,多数发生在家中和公共场所的心脏骤停事件还是选择呼救并等待。

赞赏

长按







































北京那家治白癜风治得好
白癜风医院长春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renrenkaoyan.net/jbgs/1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