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我国心血管患者近2.9亿,每5个成人中便有1人患心血管病,其患病率还在持续上升。医院心血管科主任、河南中医药大学特聘教授王振涛看来,国人最需要提防的心血管疾病,应当是冠心病。
身体出现6大症状需警惕冠心病
“其实,在医学中心脏病可具体划分为上百种,广大群众口中的‘心脏病’多指的其实是心脏病中最常见也最广为人知的一种——冠心病。”王振涛介绍。
冠心病的危害除了会引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以外,还会因心肌缺血导致各种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王主任提醒广大网友,如果出现以下6种情况应早诊早治,以免延误病情。
1.劳累或精神紧张、生气后出现胸部闷痛、或紧缩样疼痛,有的人自觉疼痛向背部、左肩、左手臂、手指放射,持续3-5分钟,休息后就消失了;
2.体力活动时出现心慌、胸闷、气短、疲倦,休息后可缓解;
3.出现与运动有关的头痛、牙痛、腿痛等症状;
4.饱餐、寒冷,甚至用力排大便时出现胸部疼痛、心慌、闷气等;
5.夜晚睡眠枕头低时,感到胸闷、憋气,需要垫高枕头才舒适;熟睡后突然胸部疼痛、心慌、呼吸急促、甚至喘不过气,需要立即坐起才能缓解;
6.反复出现脉搏不齐,不明原因的心跳过快或过缓。
中医治疗冠心病标本兼顾效果独到
事实上,绝大多数人对冠心病中医治疗的认知度较低,甚至不少人对中医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存疑。面对质疑,王振涛坦言:“西医在冠心病的治疗上虽已相对成熟,但也有一些不足,比如他汀类药物会引起肝功能异常,降低心率药物会引起血压过低等,而中药则无明显禁区及副作用,从而有利于病人早日康复、稳定病情。”
在王振涛看来,传统医学的辨证论治整体观,在冠心病治疗上也有西医所不能比拟的优势。
第一,辨证论治,分期诊疗。在发作期,其心脉痹阻,在素体脏腑亏损的基础之上,瘀血,痰浊,气滞,寒凝交相为患,闭阻心脉,致气血不能流通,不通则痛,须迅速急则治标,缓解症状;在缓解期,则多虚实夹杂,以虚为主,治疗宜标本兼顾。根据每位患者的不同脉象、体征,先辨证再用药。
第二,整体调节,有效减轻症状。中医强调整体观,认为冠心病是全身气血阴阳失调的结果,冠状动脉局部的病变是全身整体状况失衡的反映,因此治疗着眼于整体调节,除了治疗冠心病本身外,还可以对于冠心病的多种危险因素如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等进行干预。中药还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其补气养阴药物还能起到治本作用。对于改善胸痛、胸闷、心慌、乏力、失眠等症状效果明显。
第三,中医有很多极具特色的疗法都能对冠心病起到辅助治疗和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效果。如足底反射区按摩、中药浴足、耳穴压豆、穴位贴敷、针灸、推拿、拔罐、刮痧,以及患者在家也可自行调理的药膳、茶饮等等。
做好9个字预防冠心病最有成效
事实上,冠心病的发生并非一朝一夕形成,而是由日常不良生活习惯及多种因素逐渐积累引发。“实际上,10个心肌梗塞,9个可被预测;6个心肌梗死,5个可被预防。”王主任强调,冠心病可防可控,防治的关键就在于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简单来说:九个字——零吸烟、迈开腿、管住嘴。
到具体的操作层面,应当注意以下7点——
1.配合治疗:积极配合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可能引发或加重冠心病的疾病。
2.合理饮食,控制体重: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食过咸过甜的食物,少食动物脂肪和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多吃鱼、豆制品、蔬菜、水果等,以六分粗粮四分精粮为宜,适量果蔬搭配。要少食多餐,晚餐量少为宜,少喝浓茶、咖啡。
3.坚持适量运动:运动应根据个人身体条件、兴趣爱好选择,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乒乓球、健身操等。要量力而行,使全身气血流通,减轻心脏负担。
4.保持身心愉快:预防冠心病忌暴怒、惊恐、过度思虑以及过喜。
5.起居有常:早睡早起,避免熬夜工作,临睡前不看紧张、恐怖的小说和电视。
6.戒烟少酒:吸烟是引发心肌梗塞、中风的重要因素,应当戒烟,适量饮酒,黄酒、葡萄酒为宜。
7.定期体检: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定期体检有助于疾病的早诊早治。
三大因素最易诱发冠心病
年龄——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49岁以后冠心病进展较快,心肌梗塞与冠心病的猝死发病与年龄成正比。
性别——在我国男女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比例为2:1,但女性绝经期以后冠心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
吸烟——与不吸烟者相比,吸烟者的患病率及病死率增高2-6倍。吸烟不但能引发并加速血管硬化进程,还能直接引起血管痉挛及损伤心肌。
饮食——进食高热量食物、摄入较多的动物脂肪、胆固醇者易患本病。
既往病史——若患有高血压或糖尿病,将增加患冠心病的危险。70%左右的冠心病患者有高血压病史。男性糖尿病者患冠心病几率上升2倍,女性糖尿病者罹患冠状动脉病几率上升5倍。
高脂血症——由于遗传因素或脂肪摄入过多而致血脂异常。家族中年龄<50岁时患冠心病者,其近亲患病率增加5倍;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易患本病。
体重超重——体重超重多过20%的人心脏病发作的可能性比体重健康的人高3倍。
缺乏运动——缺少运动心脏不强壮者得心脏病发作的机会比健康者高出2倍。
精神压力大——脑力劳动者大于体力劳动者,经常有紧迫感的工作较易患病。
以上因素中,王主任特别强调:“血压过高、体重超标、胆固醇过高是导致冠心病的最大危险因素。”
专家简介
王振涛主任
▲王振涛
王振涛,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名中医。医院心血管科主任、河南中医药大学特聘教授。中医内科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病毒性心肌炎重点研究室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河南省杰出科技创新人才项目获得者。河南省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曾获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河南省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长期从事中医药治疗中医内科心血管病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3项,厅局级科技项目2项。迄今共在各级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余篇,出版学术专著6部,其中3部任主编,获各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
本文为凤凰健康原创稿件,转载需注明出处,并附上凤凰健康北京白癜风治疗的专科医院中科白癜风公益活动